Help talk:目录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
兌模型,即REA,是英文单词资源(Resources)、事件(Event)、参与者(Agent)的缩写,其含义是对企业的重要资源、事件、参与者及其相互关系建模。兌模型(REA模型)的基本思路是把企业实际业务的全部有用的数据信息按所用数据库规定的数据格式数据化,而不是人为的加工为借贷分录的形式输入数据库中集中存储。
McCarthy认为,资源是指珍贵的、有效益的、能为企业所控制的、可量化的对象实体;事件是会计信息系统中的关键信息因素,对资源变动产生影响;参与者表示参与事件的个人或部门,既包括组织内部的参与者,也包括组织外部的参与者。
REA会计模型将实体之间的关系分为四类,事件-资源关系、事件-事件关系、事件-参与者关系、内部参与者-内部参与者关系。
1.在兌模型(REA模型)结构方面
Denna et al(1993)在兌模型(REA模型)的基础上加入了地点(Location)因素,他们认为应当记录事件发生的地点。有时事件的地点信息包含在所涉及的资源和参与者中,然而,当事件的发生地点不能从参与者和资源的信息中获取时,应该明确标明事件发生的地点。
Geerts and McCarthy (1997) 在原兌模型(REA模型)构件的基础上添加了进程(progress)的概念,进程的输入端表示资源的减少,进程的输出端表示资源的增加。这样,一个进程相当于生产函数。价值链是获得生产要素、产品或服务的增值、最后将产品传递给顾客的有目的的商业过程的序列。并且,他们解释了原始兌模型(REA模型)和波特的'价值链的相互关系,指出“从整体上看,通过二元关系把公司多个独立经济事件连接成为经济进程,通过流入-流出关系把这些经济进程连接成企业价值链”。
David,J.S.(1997),将“事件”分为类:经济事件、业务事件和信息事件。经济事件是指对经济资源变动产生影响的经济活动;业务事件是指管理层希望去计划、监督和评价企业的业务活动;信息事件是兌模型(REA模型)中的第三类事件。其被定义为“在组织中仅用作获取(capture)、控制(manipulate)或交流信息(communicate information)的过程。
Dunn and McCarthy (1997)提出了兌模型(REA模型)三个导向的概念:数据库导向(Database orientation)、语义导向(Semantic orientation)、结构化导向(Structuring orientation)。 这三个导向后来被国内外学者广为引用,构成了REA理论的基础内容之一。
Geerts and McCarthy(2000,2002)增加了“经济协定”的概念,分别从“经济契约”和“经济日程”,用以扑捉未来数据。后面的两个概念基于原有兌模型(REA模型)中对历史数据的描述。这篇文章对于扩展兌模型(REA模型)的贡献在于“应用中立”理念在历史数据和未来数据层面面都得到体现。
2.在REA方法方面
在REA建模的方法方面,Gal and McCarthy (1986)采用关系数据库方法建模,Rockwell and McCarthy (1999)使用了会计数据库设计的CASE工具,Nakamura and Johnson (1998)使用了面向对象的方法,面向对象的模型也被称为扩展兌模型(REA模型)。
Sskagami(1995)指出了通过E-R方法建立兌模型(REA模型)的缺陷。使用这种设计方法意味着,在用户现实的使用过程中,由于REA的数据模型不得不面对其实体的指数倍增长的瓶颈。Geerts(1997)将这一问题归于缺乏“可再用性”和“扩展性”。这一缺陷得到研究学者的认同。
3.在REA会计的实例研究方面
在实例方面的研究主要有Cherrington et al. (1994)用REA会计模型建立了工资系统;Walker and Denna (1997)使用基于REA原则构建了一个支持从大型数据库中提取数据的的工具GENEVA工具;Haugen (1997), Haugen and McCarthy (2000)用REA原则建立了一个供应链系统,在一个交错的供应链体系中实现了对同步需求的最优化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