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766个条目

GG-LL模型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重定向自GG—LL模型)

GG-LL模型,由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于1990提出

目录

什么是GG-LL模型

  20世纪90年代后,关于在一个区域内各经济体如何选择是否参加货币区问题,又产生了一些新的理论,如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的“GG-LL”模型。克鲁格曼以欧盟和芬兰为例,分析了芬兰加入欧盟的成本--收益曲线,得出了著名的GG-LL模型。

  Image:GG-LL模型.jpg

  克鲁格曼认为,芬兰加入欧洲货币体系收益大小取决于芬兰与欧洲货币体系成员国贸易关系的一体化程度。

  上图横轴表示加入国与货币区的经济紧密程度,它可以用经济交往占GNP的百分比表示;纵轴表示加入国收益与成本。图中GG曲线为收益曲线,LL曲线为成本曲线,图中GG曲线和LL 曲线的交点为E1,它决定了一国是否加入货币区的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临界点θ1,当该国与货币区的体化程度大于θ1时,加入货币区有净收益,否则执意加入只会带来净损失。通过GG-LL模型还可以判断一国经济环境的变化是如何影响其加入货币区的选择的。例如,当某国出口需求增加,在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任何一个水平上,汇率工具的缺失使该国产出和就业的不稳定性增大,于是LL曲线上移到LL1,结果使得加入货币区的临界点θ1变动到了θ2

GG-LL模型的意义

  1.克鲁格曼用GG-LL模型说明了最优货币区理论,指出最优货币区就是通过商品贸易服务贸易以及要素的流动,促使多国经济紧密相联的地区。如果各国之间的贸易和要素流动性较大,那么组建货币区对各成员国均有益处,反之则不适宜。这对货币一体化的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另一方面,克鲁格曼的GG-LL模型借用传统的成本--收益分析方法,从单个国家是否加入货币区为切入点,分析了加入货币区的成本、收益因素,有助于人们直观形象地分析单个国家加入货币区的利弊得失,从而成为确定一国是否加入货币区的一个重要分析工具。

GG-LL模型分析的前提假设

  1、货币区规模越大, 区内价格水平的稳定性与可测性就越高;

  2、货币区内固定汇率的承诺有保证;

  3、货币区内各国市场联系越紧密,加入货币区的收益越高。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13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18°@鷺島,Angle Roh,苦行者,Cabbage,Dan,Tears~,泡芙小姐.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GG-LL模型"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