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报酬递减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规模报酬递减(Decreasing returns to scale)
目录 |
产量增加的比例小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就称之为规模报酬递减[1]。
规模报酬递减的原因[1]
规模报酬递减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厂商生产规模过大,使得生产的各个方面难以得到有效的协调,从而降低了生产效率。它可以表现为厂商内部合理分工的破坏,生产有效运行的障碍,获取生产决策所需的各种信息的不易,等等。
这一点在20世纪90年代日本开始的经济发展中就特别明显,日本的企业由于规模过大,企业运转效率下降,成本上升,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下降。经济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作是恐龙病。
规模报酬递减的解析[1]
西方经济学家指出,一般来说企业的规模报酬的变化呈现出如下的规律:当企业从最初的小企业创业阶段开始快速增长时,处在规模报酬递增阶段。在追逐利润的驱动下,企业在品尝到生产规模扩张的好处后会继续扩大生产规模,此时企业的收益慢慢进入规模不变的阶段。如若再过分的追求市场的主导权和市场占有率,继续扩大企业规模,就有可能进入规模报酬递减阶段。
然而从企业来说进入规模报酬递减阶段并不一定意味着是一件坏事,因为很多企业在进入这个阶段后往往意味着它已经是这个市场的垄断者,可以从垄断利润中得到更多的收益。另一方面,在进入信息时代后,随着通讯方式的改进和网络的应用,传统的企业由于规模过大导致的协调效率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这意味着现代的企业(特别是一些传统行业的企业)可以继续扩大企业规模而不会进入规模报酬递减阶段,并因此可以不断的提高企业的市场份额。
要是有图加以解析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