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37个条目

非动机性偏差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什么是非动机性偏差[1]

  非动机性偏差是指由于加工信息资料及认识上的原因而导致的归因误差。

非动机性偏差的表现[2]

  1.观察者常常过高地估计行为者内在因素的重要性,即在解释某人的行为时,经常忽略他们所处情境的作用,而夸大行为者性栘特征的作用

  当我们走进学校大门与收发室人员寻问事情的时候,他可能表现出与已无关,极不情愿帮助你的样子,你会认为他冷漠无情,对工作无责任心等。然而却忽略了他每天都要与无数个不知姓名或跑来抱怨的学生和老师打交道,是工作性质,而不是他的性格特征使他的行为表现有些唐突。由于人们对他人行为过度归因于性格特性,而低估情境因素的现象极为普遍,所以罗斯(M.Ross,1977)称之为“基本归因偏误”。

  尼斯贝特(Nisbett,1973)等人最先进行了一项实验。他们请男学生写一段话,说明他们为什么喜欢与他最常约会的女性,以及为什么选择他们现在的专业,然后再让他们替自己最要好的朋友回答相同的问题。最后,按他们把行为归属于行为者内在特性(如,我需要能和我自由相处的人,或想赚更多的钱)或外在因素(如,化学是一门报酬很高的行业)的程度计分。实验证明,这些男生对自己的行为做了更多的外在归因,面对朋友的行为则倾向于作个性特征的归因。

  在另一个实验中,格威兹(S·B.Gurwitz)和潘西拉(L.Panciera)(1975)指定被试担负老师和学生的角色,上完课问每个被试,老师在课上如何自由使用他们认为是最合适的奖惩的。学生一致把比自己多得多的自由归属给老师,也就是说,作为观察者的学生觉得老师是自由的按自己的意向行动的,几乎不受外界力量的限制。

  2.行为者解释自己的行为更多地作情境归因,过分强调外在因素的作用

  心理学家米勒(A.G.Miller,1975)让被试通过单向观察窗对学生进行观察,被试得出结论说,这些行为者(学生)是按着在一种典型的或在其他土作中也会采取的方式行动着。但是,学生却没有这种感觉,认为自己是按工作的特殊要求而活动着,自己的行为是由外在_,因素决定的。在人际交往中,观察者高估天的内在因素,行为者高估情境因素,使二者对同一行为作出不同的归因。例如,一些父母对自己处于青少年期的子女要求很严,规定他们一天要有几个小时在家,只有某段时间才能看电视,只有周末才准约会等等。对这种规定如何解释,行为者(父母)经常用情境因素解释自己的行为,认为自己这样做完全是为子女着想,其他人的父母都会这样做的。观察者(青少年)经常将父母的行为解释为父母思想古板、专制,利用家长特权故意限制和为准他们。假如这些青少年一再违反父母的规定,双方对行为的解释又有了变化,行为者(青少年)对自己的行为作情境归因,是因为舞会太好玩,父母不理解他们,订的规定太严格等等。观察者(父母)用个人性格特征加以解释,认为这些孩子是叛逆的,坏的,无责任感的等等。

对非动机偏差的解释[2]

  琼斯和尼斯贝特对这种非动机偏差,即行为者和观察者的归因差异提出两种解释。一种解释认为,行为者和观察者得到了不同的信息,自然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行动者比观察者知道更多关于自己过去在不同情境下的行为表现,根据这些各种情境下自己行为的区别性,行为者很容易把自己的行为归属于特殊情境和外在原因,而不会把自己的行为归为内在素质或特性。这是以共变模型为基础的解释,即人们一般倾向于把高区别性的行为归于外因。

  另一种解释是被大多数研究者所接受的,认为行为者与观察者的差别在于观点不同,也就是认识上的不同倾向性。行动点着眼于他周围的情境,并不重视自己的行为表现如何,观察者自然着眼于行为者和行为者的行为。格式塔心理学中有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在知觉中图形比背景能引起人们更大的注意。这正如尼斯贝特等人(1973)指出的,在活动的时候行动者着眼于情境的线索——环境的吸引,排斥和限制一他的行为和这些是相互一致的。因此,行为者认为他的行为是对这些线索的一种反应,也就是说由它们引起的。对于观察者来说,不是情景线索招人眼目,而是行动者的行为,用格式塔心理学术语来说,就是行为成了和情境这个背景形成对比时的图象。

  对于观察者来说,行为者的行为吞没了整个背景成了图象,因此它吸引着我们把行为原因归为它。而对于行为者来说,情境成了图象,吸引着行为者将行为原因归为它。因此,学者们都认为凡是图象化了的东西都是引人注目的,凡是引人注目的东西都可以被认为是行为的原因。泰勒(S·Taylor)和费斯克(S·T·Fiske)(1975)通过实验证明了上述说法,得出结论:在任何时候,凡是在感觉上突出的刺激都被看成对行为起支配作用的原因。

参考文献

  1. 申荷永主编.心理学主干课程系列教材 社会心理学:原理与应用[M].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09月第1版
  2. 2.0 2.1 高玉祥,王仁欣,刘玉玲.人际交往心理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10月第1版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1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KAER,y桑.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非动机性偏差"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