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79个条目

隐性心理问题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什么是隐性心理问题

  隐性心理问题,是指表面正常,实际却存在一定心理障碍,长期积累后有可能爆发的现象。因为这些人平时与普通人无异,想要发现他们并非易事。为避免极端行为的发生,对有“隐性”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前期干预尤为重要。

隐性心理问题的表现

  学生的隐性心理问题,比如自卑、自我中心、极度自私、郁闷、由于其不容易被别人所及时发现或是不能自知,因此稍有不慎,容易导致更为严重的心理问题或产生心理疾病。对于有潜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尤其是有伤人或自伤意图的学生,需要多部门协同合作进行疏通。

  2011年,上海欧华职业技术学院男生宿舍内上演一幕悲剧,两名大二男生因琐事起纠纷,一人持刀刺中另一人心脏部位致其死亡。

  悲剧事发地位于上海欧华职业技术学院田林路校区的男生宿舍4楼。行凶的犯罪嫌疑人杨某,与死者韩某同属该校计算机系学生,同住420寝室。两人性格都很内向,曾因琐事而大打出手。韩某在其他寝室与同学打牌,杨某手持刀具从420寝室冲出来,突然一刀扎进韩某胸口。

隐性心理问题的处理

  以大学生为例

  大学生的个性特征基本形成,对事物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一定的辨别是非能力,但其身心尚未完全成熟,因此大学生的不良心理品质并非几堂思想政治教育课和心理健康教育课所能矫正,其根本原因在入学前就已潜伏。

  高校应通过定期组织学生参加法制讲座、法院庭审、集体观看法制影视资料和进行劳教观摩等活动,使大学生能够在耳濡目染中更加深刻了解国家法律、法规知识结构,明确其威严性,做到知法、懂法、守法,在生活中能够自我认识自我领悟和自我矫正其错误言行,从而不断提升个人法律意识。高校对于做出暴力或攻击行为的大学生个体应分别给予及时、适度的惩罚,以此警告其他预谋实施暴力事件的大学生要以此为戒,从而起到惩前毖后的作用,避免暴力事件的发生。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1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LuyinT.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隐性心理问题"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