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银行挤兑论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重定向自银行挤兑模型)

银行挤兑论(Bank Run Theory)

目录

什么是银行挤兑论[1]

  戴蒙德和戴维格(Diamond & Dybvig,1983)提出了银行挤兑(bank run)理论。

  该理论认为,银行作为一种金融中介机构,其基本的功能是将不具流动性的资产转化为流动性的资产,但正是这种功能本身使得银行容易遭受挤兑。银行是金融中介机构,其债务主要为短期存款,其资产通常是向企业消费者发放的长、短期贷款。当资产价值不抵其债务价值时,银行就失去了偿还能力。即贷款人没有能力或不愿意偿还债务时,银行资产价值就可能下跌。如银行将全部贷款实行多样化组合也不可能完全预计到坏账风险的发生,特别是那些在较小国家或地区经营的银行,或从事专门贷款给特定部门的银行。因此,如一家银行的贷款损失超过了强制性准备金和自愿储备及其产权资本的安全余量,那么该银行就失去清偿能力了。如果某国大部分银行都遭受超越其资本贷款损失,那么银行系统危机就会发生。若银行存款未予保险,那么最终银行资产总体质量的恶化,可能触发挤兑风潮。因为这时存款者都要在银行宣布破产前争着提取资金。由于银行资产有典型的非流动性,挤兑存款就加速了其破产的发生。

银行挤兑论的基本思想[2]

  银行挤兑论由戴蒙德和戴维格提出,基本思想是当银行的资产价值不抵银行的债务价值时,银行就失去了清偿力。若银行存款未予保险,触发挤兑风潮,银行系统的危机就会发生。

  银行恐慌是集体非理性或集体歇斯底里的结果或者是自我实现式的。由于银行资产方流动性和负债方流动性不相匹配是银行固有的特征,这里就存在着两种均衡:如果人们相信银行挤兑将要发生,则最优的结果是每个人都去提款;如果人们认为银行挤兑不会发生,则最优的结果是将钱继续存在银行里。究竟会出现哪种均衡,取决于外来的随机因素——突发事件

银行挤兑模型(DD模型)

  Bryant在1980年首次从理论上阐述了存款保险对挤兑行为所能发挥的作用,阐述了由于风险资产而引发的随机提款、负债事件以及不对称信息给金融业带来的影响,考虑到政府能采用税收调节、发行货币等不同方法来保护存款,Bryant分析了他们不同的效率、效果和成本。Diamond和Dybvig在1983年时基于Bryant的研究成果,提出DD模型。即银行业存在多个均衡状态,而存款保险的作用在于它的出现消除了银行挤兑的平衡,留下了一个没有挤兑的良性平衡。 该模型假设存在三个时期(T=0,1,2)和一种商品。每个当事人拥有相同的生产技术,在时期0投入1单位,在时期1结束时产出1单位,到时期2结束时产出R>1。这就意味着中断生产是有成本的。又假定在时期0的时候所有的消费者都是一样的,不确定自己何时消费。但是在时期1可以选择成为第一类人或第二类人。第一类人当事人只关心在时期1消费,出现的可能性是t; 第二类人只关心在时期2消费,出现的可能性是 (1-t)。令CT表示T期内某当事人的消费,每人有一个单位禀赋。那么在信息完全情况下,第一类人两期的消费分别为1和0;第二类人两期的消费分别为0和R。

  银行吸收存款,投资于生产过程,向在时期1提款的存款者承诺一个合理的回报。只要尚有资产未清算,就向排队取款者承诺支付r1= >1。“顺序服务约束”(sequential service constrains”)是该模型中重要的条件,它指的是存款人随机的到达银行提款,而银行支付只取决于当事人在提款队伍中占据的位置,排在后面的人有可能会面对无款可提的局面。第一期提款之后如果还有剩余资产,则在存款者平均分配。一方面它类似于某种债务,如果银行不破产则有固定收益;但是另一方面若银行破产则没有固定收益,并且存款者在T=2时拥有某种剩余索取权,这又使它像是一种债权股权混合的金融工具。在这种契约下存在两种均衡,一种是挤兑均衡,另外一种是良性的最优分担均衡。

银行挤兑模型(DD模型)例子

  假如一个社会中每人只有同一种商品(玉米!),每人只能活三年,即今年、明年和后年。玉米的生产周期是2年,今年种下去,要等到后年才能长大到1.5个,如果明年匆忙挖出来,还是原来的1个玉米,这叫做生产技术条件约束。在自给自足的条件下,他们只有一种选择,要不等到后年得到1.5个玉米,要不明年得到1个玉米。显然,人们都希望等一等。但是,天有不测风云,如果有些人遇到意外(例如得了癌症),非要在明年消费,那么生产过程也就中断了。所以说,人们成为提前消费的人,或者说成为早死的人,确实是一种风险,是他们所不愿意的。(注意,经济和金融中的所有风险,归根到底,实际上就是有人要提前消费,后者说长期的生产过程可能被中断的风险)

  有什么方法可以改进这种状况呢?

  假如现在出现了一家银行,人们可以将玉米存入银行(储蓄),银行统一种植。银行可以和人们做这样的约定,比如说,如果有人明年要消费,可以得到1.1个玉米,如果等到后年消费,可以得到1.4个玉米。考虑到人们通常是不喜欢风险的,这应该说是一个不错的解决方案。那么,银行为什么能做到这一点呢?因为银行知道只有一部分人可能在明年提前消费,或者说明年得癌症的毕竟是少数人,正常情况下人们是可以活到后年的。当然,银行这样做本身也是有风险的。设想一下,如果明年有人被确诊不是癌症,而是“非典”,人们恐慌之下,都跑到银行要求提款,银行即使把玉米全部从地里挖出来,也不能兑现事先的约定,银行只有关门大吉了。这就是DD模型的双重结论:一方面,银行通过存款合约,为人们可能出现的提前消费风险提供了流动性保险,另一方面,银行自身也存在着挤兑的风险。


参考文献

  1. 陈学彬主编.高等学校经济与管理类核心课程教材 金融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
  2. 严存宝,石全虎主编.金融学教程(Jinrongxue Jiaocheng).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05.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39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连晓雾,滴滴.

评论(共1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银行挤兑论"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111.27.191.* 在 2020年8月25日 17:40 发表

学习

回复评论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