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机构国际化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
什么是金融机构国际化[1]
金融机构国际化是指一国的金融机构(主要是商业银行)基于商业利润目标,积极在海外拓展分支机构,形成广泛的国际网络。它实际上是通过“走出去”和“引进来”两条途径来形成纵横交错的国际金融机构网络。
金融机构国际化包括两个方面:
1.参与国际金融活动的机构日益增多,国际化范围扩大
这不仅是指跨国银行及其海外分支机构的增加,而且更表现为与证券化趋势相一致的各类直接融资代理机构的扩张。
最近10多年中,国际金融市场上的机构投资者以全球化战略为指导,不断提高国外资产的控制额,同时更多地采用同业跨国收购或跨部门兼并的方式直接拓展海外金融市场份额,形成了诸如日本野村证券那样的“全球金融超级市场”、美国美林公司那样的“巨型零售经纪人商店”,以及所罗门公司那样的“全球证券贸易商行”。
金融机构国际化的主要扩张形式[2]
金融机构国际化的扩张形式主要有两类,一是新设机构,二是兼并收购。新设机构一般需要从设立代表处(办事处),逐渐发展到设立分行、合资子行(子公司)、独资子行(子公司)等。收购兼并则可以通过直接控股现有金融机构,接管其业务,使其变成自己的子行(子公司),或者通过参股现有金融机构,对其实施影响、获取投资收益或战略利益。
金融机构国际化的作用[3]
金融机构国际化的发展,是推动金融业务国际化的重要力量;同时,这一变化也大大便利了国际资本的流动,从而形成灵敏的国际信息网络,有力地促进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