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逻辑可能性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什么是逻辑可能性

  逻辑可能性的概念被用来在哲学和逻辑中,表达模态断言。在哲学中,术语“模态”覆盖了如“可能性”、“必然性”和“偶然性”这种观念。

可能性、必然性和偶然性

  那些使用可能世界概念的人认为“实际”世界是很多可能世界中的一个。对于世界可以是的每个不同方式,都被称为一个独特的可能世界;实际世界是我们事实上住在的世界。命题的模态状态被按照“在其中它为真的世界”的方式来理解;所以:

  真命题是“在实际世界中为真”的命题(例如:“唐纳·川普在2016年成为总统。”)

  可能命题是“至少在一个可能世界中为真”的命题(例如:“希拉里在2016年成为总统。”)

  偶然命题是“在一些可能世界中为真在另一些中为假”的命题(比如:“唐纳·川普在2016年成为总统。”,这是“偶然为真的”,“希拉里在2016年成为总统。”,这是“偶然为假的”。)

  必然命题是“在所有可能世界中为真”的命题(例如:“明天或者下雨或者不下雨。”)

  不可能命题(或“必然假命题”)是“不在可能世界中为真”(例如:“老王和老张同时比对方高。”)

逻辑可能性的发展

  逻辑可能性的想法最普遍的归功于莱布尼兹,他称可能世界为神头脑中的想法,并使用这个观念来争辩说,我们实际上的神造的世界一定是“所有可能世界中最好的”。但是,学者也曾在Lucretius、Averroes和John Duns Scotus的著作中找到了这种想法的踪迹。这个观念的现代哲学使用的先驱是Saul Kripke。

  以此作为根基,“逻辑可能性”成为很多哲学开发的中心部分,从1960年代至今–包括依据David Lewis和Robert Stalnaker开发最著名的反事实条件分析,它依据的是“邻近的可能世界”。在这个分析中,当我们讨论“如果”某些条件在场“就会”发生什么的时候,我们的断言的真实性由在具备这些条件的最邻近的可能世界(或最邻近的可能世界的“集合”)中什么是真的来决定。(可能世界W1被称为在R方面邻近于另一个可能世界W2,在达到W1和W2在R方面发生同样的事情的程度上;两个可能世界在特定方面上发生的事情差异越“大”,它们相互之间在这个方面就越“远”。)使用早先给出的反事实的例子,“如果乔治布什没有在2001年成为美国总统,戈尔就会成为美国总统”,表达了一个断言的这个句子可以被重新公式化为如下:“在最邻近(在有关方面最邻近)于我们实际世界的所有可能世界中,那里乔治布什2001年没有成为美国总统,而是戈尔成为了美国总统”。在关于这个句子的这种解释上,如果有最邻近(在有关方面最邻近)于真实世界的某些世界,这里乔治布什和戈尔都没有成为美国总统,则这个反事实所表达的断言是假的。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4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苏青荇.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逻辑可能性"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