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远洋渔业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什么是远洋渔业

  远洋渔业是指中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在公海和其他国家管辖海域开展的海洋捕捞以及与之配套的加工、补给和产品运输等渔业活动,但不包括到黄海、东海和南海从事的渔业活动。通常将在公海海域开展的渔业活动称为大洋性渔业,将在其他国家管辖海域开展的渔业活动称为过洋性渔业。

我国发展远洋渔业的现实需求

  1.发展远洋渔业能够有效增强食物安全保障水平海洋

  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O%,蕴藏着丰富的,巨大的生物资源。海洋学家研究表明海洋为人类提供食物的能力远远超过全球总耕地的生产能力。随着我国人口数量的刚性增加和食物需求的不断增长,仅仅依靠陆地资源解决我国国民的食物需求,特别是优质蛋白质的难度越来越大。因此,积极发展远洋渔业,充分开发利用全球海洋生物资源是确保我国国民食物安全的现实需要。海洋生物资源是全球最大的蛋白质来源,换言之,拥有和掌握海洋生物资源就相当于拥有和掌握未来。因此,积极发展远洋渔业构建全球海洋生物资源利用的平台,可以提高我国未来对全球海洋生物资源的利用能力,并缓解我国可用耕地和近海渔业资源的压力。因此,加快我国远洋渔业发展,可以有效增加食物供给能力,提高优质蛋白质供给和保障水平,维护国家食物安全,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发展远洋渔业能够更好维护我国国家海洋权益积极

  发展远洋渔业有利于我国走向远洋和深海,也是顺应国际海洋开发潮流的时代要求和实现我国“海洋强国战略”的战略抉择”。近年来,随着我国近海渔业资源的减少和生态环境的恶化,我国渔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迫在眉睫。因此,积极发展远洋渔业不仅能够促进我国渔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还能拓展我国渔业的发展空间;积极利用国际海洋生物资源,也体现了“储近用远”的国家海洋战略。通过积极发展远洋渔业,可以增加我国在国际渔业组织的话语权,发挥渔业外交在处理国际问题时的重要作用;通过参与国际海域生物资源的竞争,表达中国在全球海洋生物资源领域的合理诉求,也是参与构建世界新秩序的重要支撑点。远洋渔船作为流动的国土,是国家领土和主权的延伸,也是国家权益和影响力的具体体现。此外,远洋渔业作为“第二海军”,在动乱或者战争期间,也可以作为重要的防御或者军需保障力量。

我国远洋渔业的发展现状

  我国不仅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等国际公约和协定的缔约国,而且,我国已经加入8个国际渔业组织,还与12个国际渔业组织建立了多边合作关系,与14个国家签署了政府间双边渔业合作协定,与6个部门间渔业组织签订了合作协议。通过签署一系列的双边渔业协定,中国远洋渔业船队获准进入多国专属经济区开展渔业活动。近年来,全球远洋渔获物产量呈现下降趋势,但中国远洋渔业逆势扩张,中国渔业总产量占世界渔业总产量比重逐步提高的同时,中国的海洋捕捞无论产量还是占世界海洋捕捞的比重均趋于稳定。尽管目前中国远洋渔业的生产能力和生产规模小于远洋渔业发达国家,但中国已经拥有全球最大的远洋渔业船队,具有了较大的产业规模和良好的产业基础。远洋渔业作业能力显著增强,产值增加较快,带动效应显著;大洋性渔业获得优先发展,过洋性渔业获得稳步增长。远洋渔业产学研相结合的行业发展模式初步形成,远洋渔业的相关产业链条初步建立并逐步延伸,初步形成了我国高端远洋渔业捕捞装备的创新链技术链产业链,远洋渔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大提高。

  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以大连、青岛、舟山和湛江等为中心的水产品来料加工基地。其中,远洋渔业专业加工企业已发展到30多家,远洋渔业产品专业冷藏能力超过每次20×104t。2008年,科技部根据对未来远洋渔业发展趋势的预判,实施了“863”计划——“远洋渔业捕捞装备”重点项目,已打破美国、日本、西班牙等渔船制造技术先进国家在该领域的垄断与控制,形成自主知识产权。2012年9月,该项目开发建造完成了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75m金枪鱼围网渔船“金汇8号”并通过验收。中国政府计划在2015年远洋渔船达N2300艘,产量达到170×10t,年产值达到180亿人民币。总体而言,经过近3O年的发展,我国远洋渔业在保障国家食物安全,缓解近海渔业资源压力,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参与国际渔业合作和贸易,丰富国内海洋食品供应和解决渔民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是实施中国农业“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的推动了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我国远洋渔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国远洋渔业发展速度较快,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国际渔业资源竞争加剧。目前,全球海洋渔业资源格局和国际渔业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维护长远利益和保护既得利益为目的的全球渔业资源养护和管理日益严格;远洋渔业发达国家利用其既得地位精妙地限制后来者的发展;各渔业资源沿海或主权国竞相调整入渔政策,提高准入门槛,也严重限制了我国的远洋渔业发展空间。我国远洋渔业企业总体实力不强,燃油和人力成本上升,企业负担加重;渔获物价格波动大,增加了企业的风险。

  (2)远洋渔业装备和技术体系亟需完善。远洋渔业机械化、自动化和信息化程度低,远洋渔船装备、设施陈旧老化,生产效率低、能耗高;作业结构和方式与生态环境保护不协调。基地建设相对滞后;科技支撑不足,管理水平落后;远洋渔获物的综合利用及精深加工率低,产品附加值低;远洋和极地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平台和技术体系还有待完善。

  (3)远洋渔业管理水平有待提高。我国远洋渔船主要存在忽视国际渔业协定和海洋管理制度引起的涉外渔事违规的风险,远洋渔业管理机制不健全造成的利益驱使性违规偷捕行为的风险,远洋渔业船员素质较低增大涉外渔业违规的风险。此外,在争议海域因渔业资源而引起的国际争端日益增多,入渔国安全环境日趋复杂,安全形势日益严峻也严重制约了中国远洋渔业的发展。

我国远洋渔业的发展对策

  1.积极争取更大的合理的全球渔业资源份额紧紧围绕获取合理全球渔业资源份额和拓展国家海洋权益,着力增强远洋渔业企业的综合实力、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科学统筹,制订符合我国国情的远洋渔业发展规划,以优化产业布局、完善产业体系,整合优势资源,培育龙头企业为重点,构建完备的远洋渔业捕捞、加工和综合利用及贮运的产业链条。切实加强科技研发,积极学习和借鉴国际最新科研成果,优化远洋渔业科技资源配置;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加快l远洋渔业船队现代化、海外基地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远洋渔业资源探捕力度”;着力增强远洋渔业抵抗价格、营销和竞争风险能力的建设。

  2.加大针对远洋渔业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从国家战略的角度认识和理解发展远洋渔业的重要性,积极制定相关的产业、财政金融税收人才、科技政策,预警和应急机制以及相应的法律和技术标准;为远洋渔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政策和制度的保障;构建远洋渔业信息共享平台,提升远洋渔业管理水平。

  3.加强渔业外交和国际渔业合作,积极开辟新的渔场随着中国国家综合实力和经济的迅猛发展,充分利用中国巨大的市场优势与全球远洋渔业巨头合作,创建互惠互利的商业性勘探体制机制,处理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加强渔业外交,为我国远洋渔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和空间,构建远洋渔业资源开发的新模式。积极开展远洋渔业资源勘查,在巩固传统渔场的基础上,积极开辟新的渔场;并将相关成果及时通报我国远洋渔业公司和远洋渔业行业组织。加强远洋渔业产品的精深加工研究,扩大国际市场份额。

  4.认真学习国际海洋法和国际渔业法规加强远洋渔业管理认真研究分析,充分理解利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国际渔业法规,趋利避害;提高中国参与国际渔业法规制定的参与度,最终实现从规则遵守者到规则制定者的转变。以远洋渔业为切人点,通过积极与人渔国合作取得入渔国专属经济区的渔业权益并积极争取争议海域的渔业权益,实现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渐进式的资源获取。

参考文献

  • 刘志东,冯春雷.中国远洋渔业的机遇与挑战(J).安徽农业科学.2014,24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5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Mis铭,Lin,刘维燎.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远洋渔业"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