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766个条目

货币非中性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重定向自货币非中性论)

货币非中性(Non-neutrality of Money)

目录

什么是货币非中性

  货币是中性还是非中性,就是看货币供给量的变化对一般价格水平和实际利率及产出水平的影响差异。如果货币供给变化只是影响一般价格水平,一定量的货币供应增加(减少)只引起一般价格水平的上升(下降),那么货币就是中性的;如果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引起实际利率和产出水平等实际经济变量的调整和改变,那么货币是非中性的。

货币非中性论

  随着西方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货币在其中调节作用的显现,货币中性论对现实经济的解释作用也不断下降,瑞典经济学家魏克塞尔将利率分为货币利率和自然利率,其中货币利率是现行的市场借贷利率,而自然利率是指投资的预期利润率。当货币数量增加时,货币利率低于自然利率,企业家因此会扩大生产,增加产出。而随着收入增加、支出增加和物价上涨,就出现了积累性的经济扩张过程。魏克塞尔认为政府有必要采取一定的货币政策,以使货币利率和自然利率相一致,从而消除货币对经济的影响。

  真正指出货币对经济的巨大作用的人是凯恩斯。1936年凯恩斯发表了《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文中指出,“古典”学派所谓充分就业的均衡只是一个特例,通常情况总是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有效需求(消费需求十投资需求)不足。消费需求取决于人们的消费倾向,而投资需求取决于人们对经济前景的预期,要增加投资和消费,就必须降低利率,而利率决定于货币的供求关系。因此,在凯恩斯及其追随者看来,货币的作用是巨大的,货币是非中性的,国家应制定适当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克服经济危机和萧条。凯恩斯认为,价格和工资缺乏弹性,经济不存在一个自动矫正机制,经济就可能出现非充分就业下的均衡,但这种均衡低于充分就业下的潜在产出均衡水平。因此,只要存在未被利用的资源,那么总需求的扩大就会使产出增加,影响总需求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有效的,因此,凯恩斯主张实行扩张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扩大总需求,以此消除失业和经济危机,促进经济增长。

货币非中性论的适用性及其限定

  货币的中性和非中性问题,或者说货币政策有效性与无效性问题,就其实质而言,主要是指货币供给量的变动能否影响实际产出、收入和就业量的问题。而货币供给量的变动能否影响实际产出、收入和就业量,首先,取决于是否存在社会经济主体对经济利益的追求这一基础,如果人们对货币政策工具的操作及其所引起的货币供给量、利率等传导中介指标的变动漠不关心,货币政策的运作必将收效甚微。其次,作为微观经济主体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在经济上和法律上的地位必须是平等的,生产者可以根据获得的信息自主决定自己的行为,消费者可以在可支配收入范围之内依自己的意愿进行消费,这时中央银行才能通过货币政策操作影响商品的成本和价格,进而达到影响生产者和消费者行为的目的。此外,中央银行相对于政府必须具有较强的相对独立性,这样,中央银行才能相对独立地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从而有利于货币政策影响实际产出的目标的实现。

  货币中性与否虽然从古典经济学家的争论中已提出此问题,而且至今在各个学派的经济学家中也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和看法,但从历史与现实的发展来看,货币非中性论可能更贴近现实。通过比较物物交换经济货币经济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出,后者前进的步伐要比前者快得多。这两者发展速度的差别原因虽然有多种解释,如技术进步、知识积累、制度完善等等,但两者根本的区别仍在于货币的存在与否。货币产生后,不仅大大便利了交易、降低了交易成本,将有限资源更多地节约,用于实际部门的生产,而且更重要的是由此逐渐形成的一套商品货币关系。所以,从更广阔的角度来分析问题,货币非中性应更具说服力。当今世界各国政府也毫无例外地都将货币政策作为调节宏观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

混合经济条件下的货币非中性化

  “混合经济”是萨缪尔森提出的一个概念。它包含两层含义:第一,认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所有制构成是混合的,即私有制是主体,兼有其他形式的经济成份,特别是部分公有经济成份的存在,为国家干预经济提供了物质基础;第二,是经济运行层次上的混合,认为美国的资本主义经济是由微观和宏观两个运行层次组成的,在微观层次上,市场机制通过“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但在宏观运行层次上,要保证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均衡,必须发挥政府在调控经济变量方面的作用。

  在混合经济中,政府具有不同于市场经济中企业和个人的三个目标或职能,其中之一就是稳定。为实现稳定目标,政府可操纵的基本政策变量有两个: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不同组合方式具有不同的功能,可以实现不同的政策目标。因此,总的来看,在混合经济中,货币政策可以有效地发挥对实际产出的调节作用,因而货币的作用是非中性的。

相关条目

参考文献

  • 张宇清,张国梁《货币中性、超中性问题考察》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26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Kuxiaoxue,Zfj3000,Cabbage,Vulture,东风,Yixi,泡芙小姐,Lin,苏青荇.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货币非中性"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