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会治理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
董事会治理是指董事会各项职能发挥的效果,包括董事会的制度建设、董事会的结构设置、董事会战略决策能力以及对管理层经营行为的监控能力。
董事会治理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分析[1]
(1)董事会规模与企业绩效。早期的大多数学者对“大规模董事会有利于提升企业绩效”这一结论持支持的态度。资源依赖理论认为规模较大的董事会能够帮助企业获取重要的资源,吸纳更多具有不同专业背景、专业能力、经验的董事,以此尽可能减少某个人或少数人控制董事会的可能性。该观点的代表人物有Changanti(1985)、Nicholson(2003)等。但是,大规模的董事会也存在一些弊端:管理工作变得复杂,董事会成员间的沟通容易出现问题,可能出现“搭便车”的现象等等。针对以上观点也有一些学者持相反的态度,Andres等(2005)通过实证研究得出董事会规模和企业绩效之间表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并且随着董事会规模的不断变大,其对于企业绩效的负面作用也在逐渐缩小。我国的学者也对其进行了大量研究,大都比较支持小规模的董事会更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绩效。他们认为,小规模的董事会能更快地制定出企业的战略决策,更快地适应市场的变化,因而有利于降低企业的风险。但也有不同于以上两种观点的,如李维安(2004)等的研究结果表明董事会规模与企业绩效呈倒U型的二次曲线关系。综上研究,董事会的规模过大或过小都不利于提高企业的绩效。
(2)独立董事比例与企业绩效。独立董事比例是指独立董事在全体董事会成员中所占的比例,它是董事会治理结构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代理理论认为增加独立董事的比例有利于监督和决策这两项基本职能的实现,有利于企业绩效的提高,资源依赖理论和现代管家理论也分别从资源提供和专业性的角度支持了这一观点,且国内外的许多学者也对此持赞同的态度。Dahya等(2005)对满足特定条件的上市公司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与上市公司前期绩效相比较,提高独立董事比例后其企业绩效(ROA)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同时内部管理成本也明显随之降低,并得出了独立董事比例的增加会改善企业绩效的结论。国内的学者吴清华、王平心(2o07)系统地研究了董事会特征与公司盈余质量二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公司拥有更高比例的独立董事、则企业能够更好地提高公司的盈余质量。以上的研究表明,独立董事可以在董事会的决策中做出重大贡献,对管理层的业绩做出公正、客观的评价。此外,当管理层、企业和股东在某些方面产生利益冲突时,独立的外部董事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但由于我国在独立董事方面的法规存在缺陷,大大削弱了独立董事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不利于提高企业的绩效。
(3)董事长与总经理的两职设置与企业绩效。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合一常常被看作是一种管理者防御的行为,目的是为了巩固和加强CEO的地位。然而,代理理论提倡董事会应该包含一些内部董事,但同时,Jensen在1993年的美国财务协会上建议企业采用二元(两职分离)的董事会领导结构。Loach、Maclver(1989)认为,两职合一降低了企业董事会的独立性和客观性,同时也削弱了董事会对企业管理层实施监督与控制的能力,不利于公司绩效的提升。梁彤缨(20O4)以我国上市的民营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分析后得出,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是否合一会影响企业的市场绩效表现,两职分离的企业其市场绩效明显比两职合一的企业要好。两职合一容易造成内部监控机制的失效,对企业的决策也易造成重大影响,从而对企业的绩效产生负面影响,而两职分离有利于提高董事会和经营管理层的独立性,通过权力机制,董事会对管理层决策的监督与制约也将变得更为有效,进而对企业的绩效产生正面的影响。
(4)董事会激励与企业绩效。企业对董事会成员的激励主要表现在董事持股比例和薪酬两个方面。Morck、Shleifer和Vishnv(1988)通过实证研究得出,董事持股比例在0%到5%的范围内,企业绩效与董事持股比例呈现正相关关系;在5%N25%的范围内,则呈现负相关关系;超过25%.者又呈现正相关关系。这说明,适当的董事持股比例有利于提高公司绩效。Boyd(1994)指出,董事薪酬与企业绩效之间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董事的薪酬水平由企业绩效来决定。通过以上研究可知,董事会成员拥有的持股比例或薪酬越高,他们的利益与企业绩效就越一致,也就更会尽心尽力地监督企业经营管理层的决策,从而促使企业绩效的提高。但董事会成员持股比例过高时,就会产生自利行为,在对重大事件做出决策时,可能会更偏向于自身利益,做出不正确的决策,从而对企业绩效的提高产生不利的影响。
(5)董事会行为与企业绩效。董事会行为强度主要用董事会会议次数来表示。NikosVas(1999)的研究表明,董事会行为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并指出董事会增加会议一般是在公司市值(股价)下降之后,董事会年度会议次数和公司价值负相关,在董事会会议频率提高后,企业的运营绩效得到明显的改善。国内大多学者认同此观点,如谷棋、于东智(2001),李常青,赖建清(2004)。董事会会议次数是反映董事会工作强度的指标之一,董事会会议次数增多,表明董事会越积极,也就更利于董事会成员间的交流,当公司内部业绩出现问题时,可以及时得到解决,总而言之,适当的增加董事会会议次数有利于改善企业的经营状况,对企业的绩效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
董事会治理与财务危机的关系分析[1]
(1)企业绩效与财务危机的关系。根据相关研究文献可知,我国大多数学者对企业绩效评价时,净资产收益率(ROE净利润/净资产)和资产净利率(ROA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是最常用的两个衡量指标,当净资产收益率或资产净利率的指标值呈现增长趋势或者大于某一设定的固定值时,一般可以认为该企业的绩效较好;相反,当净资产收益率或资产净利率的指标值呈现下降趋势或者小于某一设定的固定值时,则可以认为该企业的绩效较差。从财务管理的角度来说,净资产收益率和资产净利率这两个指标均属于衡量和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财务指标,盈利能力就是有关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不管是投资人还是债权人,他们对于企业的盈利能力都非常关心,因为一个企业盈利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投资人收益水平的高低和债务人债权能否按时收回的问题。
净资产收益率(ROE)也被称作股东权益报酬率、权益报酬率或者净值报酬率,是企业的净利润与平均股东权益的比值,该指标是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财务指标。ROE的指标值越高,则代表投资为企业带来的收益越高,反之,则代表企业所有者权益的获利能力越弱,对企业投资人和债权人的保障程度也就越低。它反映了企业运用自有资金获取净利益的能力,是一个具有很强综合性的指标。在杜邦分析体系中,我们可以将这个指标分解成与之相关的多种因素,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剖析找出影响所有者权益报酬的各个方面。资产净利率(ROA)是企业净利润与平均资产总额的比值,该指标反映了企业利用全部资产获得利润的能力,是一个反映企业资产利用效果的财务指标。ROA越高,表明企业资产的盈利能力越强,资产的运营越有效,管理水平越高。
根据国内外学者关于企业财务危机概念的界定可以看出,大部分的学者将企业无法偿还到期债务看作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一个重要标志,当根据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或资产净利率指标值确定企业的绩效为优良时,则意味着这个企业的盈利能力较强,债权人的相关利益得到一定的保障,债务人的债权能够按时收回的可能性也较大,意味着企业具有一定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相反,当根据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或资产净利率指标值确定企业的绩效为不良时,就意味着这个企业的盈利能力较弱,企业不具有足够的能力来保障债权人的利益,债务人的债权能否按时收回也得不到保障,意味着企业不具有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甚至会无法偿还到期的债务,使企业陷入财务危机的境地,严重的甚至会导致企业破产。
(2)董事会治理与财务危机的关系。通过上述分析,并结合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董事会治理对财务危机的影响可以通过企业绩效这一中介变量得以实现,即董事会治理对企业绩效产生影响,企业绩效的优劣又直接反映和影响了是否能发生财务危机,进而,董事会治理对财务危机的影响通过企业绩效这一中介变量实现。如图1所示。
董事会治理、企业绩效与财务危机的关系可用图2来简单地表示,当董事会治理有利于提高企业绩效时,则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较小;当董事会治理不利于提高企业绩效时,则企业就会可能陷入财务危机的境地。但是,应该注意的是,企业陷入财务危机,并不完全是因为董事会治理的影响,董事会治理只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