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城市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网络城市(Network Cities)
目录 |
什么是网络城市[1]
网络城市被认为是伴随网络社会兴起出现的新的都市形式,其空间发展由新的空间逻辑(流动空间)所支配。Bertolini和Dijst(2003)将其定义为:一个由相互重叠、功能互补的子系统构成的城市系统,它同时涵盖多重空间尺度,是由物质和虚拟网络联结的相互重叠的功能地域的群体¨.
Roberts等(1999)定义类似的概念为网络化城市或整合型大都市(TheNet—worked City:The Integrated Metropolis)。它同样是指:一种基于公共交通、通信网络发展出现的多中心都市形态,传统的城市中心与郊区和边缘专业化发展的次中心相互依赖、共同发展。但他更强调城市次中心在专业化发展的同时,应强化地方形象和认知(Identity),并使其加以整合。
Batten(1995)是较早研究网络城市的学者,他从经济地域空间组织的角度,将网络城市对比于传统的中心地体系,并认为当两个或多个职能互补、且相互独立的城市,通过快速并且可靠的交通或通信廊道联系、相互合作以获取外部规模经济时,网络城市就形成了。网络城市是由廊道城市组成的复杂网络构成的城市聚合体,因为其多中心的结构特征,而被称为网络城市心。
网络城市的特征[1]
第一,形态一描述特征:是多中心、多节点的城市区域,其不同之处或标志性特征在于:
①由功能整合、既彼此竞争又功能互补的绝大多数是中等城市组成的城市聚合体;
②在都市区范围内脱离传统城市中心的次中心的出现。
第二,分析特征:城市作为由物质和虚拟网络联结的相互重叠的功能地域的群体。
第三,战略意义:多中心城市区域已被广泛认为是最具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性的都市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