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官方网站网址:http://www.swift.com/
目录 |
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ociety for Worldwide Interbank Financial Telecommunication,SWIFT),也称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全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创建于1973年,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它是一个连接全球数千家金融机构的高安全性网络,金融机构使用它来发送安全信息和支付指令。
全球拥有众多金融机构,国家间的标准又存在差异。为了适应全球交易,西方多国在上世纪70年代成立了SWIFT。
作为一家全球性同业合作组织,SWIFT是世界领先的安全金融报文传送服务机构。SWIFT为社群提供报文传送平台和通信标准,并在连接、集成、身份识别、数据分析和合规等领域的产品和服务。
SWIFT,通俗地说,就是一堆银行抛开邮电系统,自己搞了个电报系统,相互间的业务信息都通过这个系统传输。因为价格比邮局便宜、效率比邮局高(收发报机都在各家银行内部,不需邮递员传送)、安全(减少了传送过程中的遗失)、规范(按银行业务的特点和需要,统一报文格式)等,现在几乎所有开办国际业务的银行都加入了这个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传输的都是银行间的业务信息以及相关的交往信息,包括企业跨境结算信息和银行之间跨境清算信息(支付清算指令)。但这不是货币支付、结算、清算本身。[1]
再简单点来说,跨国做买卖,除了打钱,还得告诉对方是谁转的,转了多少。转账很easy,但传信就费劲了,不光要挨个联系,还要照顾各国银行的规矩,就要整各种信息形式。为了提高效率,银行们就拉了个群,统一了信息格式,还配了专门的传话系统,这就是SWIFT系统,以后要转账,直接通过它给对面发信息。说白了,其实就是个传话的。[2]
SWIFT作用[3]
中信证券曾在公众号“中信证券研究”发文提及,国际收付清算遵循支付原理,包括信息流的传递和处理,以及资金流的结算和清算。其中,资金清算系统,对应各主要经济体建立的国际清算系统(如美国CHIPS系统),同时依托国内清算系统(如美国Fedwire系统)进行最终资金结算。
而SWIFT系统主要用于信息流传递。它不为客户持有基金或管理账户,而是帮助全球用户社区通过可靠途径,开展通讯并交换标准化金融报文,从而支持全球和本地市场的金融交流,并助力国际贸易和商业活动。它致力于“打造全球共享的金融报文传送服务、创造一种国际金融报文传送通用语言”。
SWIFT设立的初衷,是成为一个不受任何政治影响和政府干预,为最广泛的国际收付参与者提供专业电讯服务的中立组织,充分保护会员单位的商业秘密,在国际收付清算体系中有着独特的信息通道作用。
当前,国内金融机构与国外金融机构打交道时,SWIFT就是国际上传递金融信息的主要渠道。该系统主要用于商业银行大额跨境汇款,具有安全性高、资金额度大的特点,一般涉及大型企业及国家间的贸易往来。
SWIFT的报文传送平台、产品和服务对接了全球超过11000家银行、证券机构、市场基础设施和企业用户,其中包括近300家俄罗斯银行,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世界金融通信行业的中流砥柱。
以2021年为例,SWIFT日信息处理量高达4200万条。在SWIFT系统支撑下,世界各地的银行能够安全高效地沟通,并推动价值数万亿美元的跨境交易。
SWIFT的监督机制目标聚焦系统安全性、运营可靠、业务可持续、风险识别以及SWIFT基础设施的韧性。
中央银行的明确目标是促进金融稳定,促进支付和结算系统的健全。
虽然 SWIFT 既不是支付系统也不是结算系统,不受中央银行或银行监管机构的监管,但作为一个关键服务提供商仍然要收到中央银行的监督。已经有大量的系统重要性支付系统依赖SWIFT开展业务,而且这个数目还在持续增加,SWIFT也就因此日益获得了全球系统重要性的特征。
因此,十国集团央行一致认为,SWIFT 应接受各国央行的合作监督。当前这种合作监督模式始于 1998 年。
2012年,G10央行对上述合作监督模式进行重审,当年 SWIFT 监督论坛成立,藉此,SWIFT 监督活动的信息共享扩大到了更多的中央银行。
公开建设性对话
SWIFT 致力于与监督机构进行公开和建设性的对话。比利时国家银行(NBB)是 SWIFT 的主要监督机构,其监督职能得到了十国集团中央银行的支持。上述监督主要为了确保SWIFT 拥有有效的控制和流程,以避免对金融稳定和金融基础设施的健全性构成风险。
因为 SWIFT 在比利时注册成立,NBB是主要监督机构。鉴于 SWIFT 在各国国内系统中的作用,与通常对支付系统的监管一样,其他中央银行对 SWIFT 的监督也有合法的利益或责任,监督 SWIFT 的主要工具是道德劝说。
监督机构非常重视在与 SWIFT 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开展建设性和公开对话。监督机构借此对话机制向 SWIFT 提出建议。
NBB与SWIFT 签署的协议规定了监督机构与 SWIFT的共识。该协议涵盖监督目标及为此而开展的活动。此协议书定期修订,以反映不断演变的监督安排。
目标、利益领域及有限性
监督机制目标聚焦系统安全性、运营可靠、业务可持续、风险识别以及SWIFT基础设施的韧性。
在他们看来,监督者需要SWIFT确保建立了合理的治理安排、架构、流程、风险管理程序以及控制系统,要求其能够有效地管理威胁金融稳定及金融基础设施稳健运行的潜在风险。2007年监督者制定了适用于SWIFT的具体监督期望,即“ SWIFT监督的高级别期望”(HLE)。它记录了监督者对SWIFT向全球金融基础设施提供服务的五类期望。五个期望与以下内容有关:风险识别和管理,信息安全,基础设施的可靠性和韧性,技术规划以及与用户的沟通。
监督机构审查SWIFT对包括网络安全等运营风险的识别和缓解的能力,监督机构也会审查法律风险,相关安排的透明度及客户访问政策。监督机构还可以与SWIFT董事会及高级管理层讨论SWIFT的战略方向。
监督领域列表是指示性的,并非详尽无遗。监督机构将采取其认为合适的行为,以确保SWIFT对上述目标予以充分关注。尽管如此,SWIFT将对其系统,产品和服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负责。 对SWIFT的监督不会授予SWIFT任何认证,批准或授权。
国际协作监督
作为首席监督机构,NBB 与十国集团中央银行一起监督 SWIFT:加拿大银行、德意志联邦银行、欧洲央行、法国银行、意大利银行、日本银行、荷兰银行、瑞典银行、瑞士国家银行、英格兰银行和由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和联邦储备系统理事会代表的联邦储备系统(美国)。
在 SWIFT 监督论坛上,其他主要经济体的中央银行加入协作监督机制,其中包括:澳大利亚储备银行、中国人民银行、香港金融管理局、印度储备银行、韩国中央银行、俄罗斯中央银行、沙特阿拉伯货币管理局、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南非储备银行和土耳其共和国中央银行。SWIFT 监督论坛为十国集团中央银行与更多中央银行集团分享有关 SWIFT 监督活动的信息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机制。
国际协作监督架构-监督会议
NBB持续监督SWIFT的运行。日常,NBB通过分析SWIFT提供的6份报告以及通过与SWIFT管理层的沟通来辨识与SWIFT监督相关的问题。NBB与SWIFT保持紧密的关系,也会保持定期会议,是各大央行协作监督SWIFT的接触点。从职能来讲,NBB担任协作监督的高级别政策及技术小组主席,监督相关决策的执行情况。
对信息的访问渠道
为实现监督目标,监督机构需要确保能够随时访问他们认为相关的所有信息。此类信息一般包括SWIFT董事会文件、安全审计报告、事故报告以及事故回顾报告。SWIFT员工及管理层的展示也是监督机构所需要的重要信息来源。
最后,SWIFT帮助监督机构确认SWIFT内部报告中能够协助解决某些具体问题的文件。NBB与SWIFT前述的协议中规定了有关保密条款,另外这些保密条款在NBB与其他协作监督银行的双边谅解备忘录中也有规定。
- ↑ 什么是SWIFT?美欧为何能用SWIFT发起制裁?.澎湃新闻.2022-02-28
- ↑ 欧洲制裁俄罗斯,为啥用SWIFT?.混知财经.2022-03-02
- ↑ 如果俄罗斯与SWIFT“断开连接”,还有谁损失很大?.新浪财经.2022-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