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位思考法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
换位思考法,通常被人们运用在人际交往中,当人与人之间产生矛盾时,应懂得站在他人的角度,与对方互换位置,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从中发现矛盾和问题,从而改进工作,促使矛盾解决的方法。[1]
1.开阔你的视野。以换位思考的方式应对的过程始于心理层面。
2.加深你的理解。在你重新认识问题并能够直面困难之后,你就应该致力于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自己、他人身上或者环境中,找到一切造成压力的因素,并努力剖析这些问题不易发现的特征。
3.采取果决的行动。
- 蹲下来看孩子的世界[2]
一位母亲很喜欢带着5岁的女儿逛商店,可是女儿却总是不愿意去,母亲觉得很奇怪,商店里琳琅满目、五颜六色的东西那么多,小孩子为什么不喜欢呢?直到有一次 ,孩子的鞋带开了,母亲蹲下身子为孩子系鞋带,突然发现了一种从未见过的可怕的景象:眼前晃动着的全是腿和胳膊。于是,她抱起孩子,快步走出商店。从此,除非是必须带孩子去商店,她才会带着孩子并且一定是把孩子扛在肩上。
1.设身处地法: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境地会如何做。
2.角色换位法:在一定范围内实行角色互换,比如孩子当一天小家长,老师当一回学生等,在一定时间内的工作岗位互换等。
换位思考是一种思维换位的艺术,它促使学生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宽容,拉近彼此的距离,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耐挫能力。班级中的换位思考活动能融洽气氛,增强班级的团结力;可以教会学生怎么做人,怎么与人和睦相处。
班主任在接手个班级时,都会遇到学生之间吵架、打架的问题,一般会把学生叫到办公室,对先犯错误的学生进行惩罚,表面上事情处理得公平公正,但是效果很不明显,发生矛盾的双方并不能冰释前嫌,若问题得不到彻底解决,以后还会发生更多的矛盾。
面对这样的问题,如果运用换位思考的方式去解决,不但能使学生之间的矛盾得到彻底解决,还能增强他们换位思考的意识。遇到问题时,教师可以通过循序渐进的方法,在提问中将问题解决。先询问学生发生了什么事情,让学生自己讲述事情的过程,一开始时,学生的情绪都比较激动,但通过慢慢的讲解,情绪会得到相应的缓和。然后问学生觉得对方哪里做得不对,这时学生都会把责任推到对方身上,这是必然的过程。再问学生“假如你是他,你会怎么做”。这时教师就把问题抛给学生,当学生站到对方的角度思考时,就会意识到对方的做法应该是合理的,而自己的行为可能有些偏激。问学生“如果他是你,他该怎么办”,当把对方换成自己,经过换位思考后,学生已经能综合考虑双方的需要,能理解对方的行为。问学生“假如他是老师,应该怎么处理这个问题”,这时学生气都消了,也就意识到是自己的错误。教师趁热打铁,让学生进一步思考“你想对对方说些什么”,他们便会主动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