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坑理论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
挖坑理论是西方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的一个经济学理论,这个理论是指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让政府出钱请工人开工,由此而带动其他相关产业链的发展。
挖坑理论的产生[1]
在凯恩斯的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他通过一则“挖坑”的寓言故事引申出了政府干预理论。
乌托邦国处于一片混乱中,整个社会的经济处于完全瘫痪的境地,工厂倒闭,工人失业,人们束手无策。这个时候,政府决定兴建公共工程,雇佣200人挖坑。200人挖坑,就需要200把铁锹,于是生产铁锹的企业开工了,生产钢铁的企业也开工了;挖坑还得给工人发工资,这时食品行业也开工了。通过挖坑,带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大坑终于挖好了,政府再雇200人把这个大坑填好,又需要200把铁锹……萧条的市场终于一点点复苏了。经济恢复后,政府通过税收,偿还了挖坑时发行的债券,一切又恢复如常了。
在凯恩斯之前的西方经济学界,人们普遍接受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自由主义的观点,然而,自由竞争导致财富不均,经济周期性震荡,社会矛盾也愈加尖锐。1929~1933年间爆发的全球性经济危机就是自由经济主义弊病爆发的结果。因此,以凯恩斯为代表的政府干预主义者浮出水面,他们的主要观点就是政府不再仅仅扮演“守夜人”的角色,必须平衡以及调节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重大结构性问题。这就是政府干预理论。
政府干预经济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平衡,抑制通货膨胀,促进重大经济结构优化,实现经济稳定增长。调控的主要手段有价格、税收、信贷、汇率等。
从经济学角度讲,宏观调控就是宏观经济政策,也就是说,政府在一定时候可以改善市场结果。当然,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并不是说它总是能够调控市场。什么时候能够调控,什么时候不能呢?这就需要人们利用宏观调控的经济学原理来判断什么样的政策在什么情况下能够促进经济的良性循环,形成公正有效的经济体系,而什么时候宏观调控又无法实现既定目标。
相比于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凯恩斯强调政府的作用,认为政府可以协调社会总供需的矛盾,制定国家经济发展战略,进行重要的资源协调和产业调整。
不过,在20世纪70年代,世界上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陷入了“滞胀”的状态,无论政府如何挥舞那只“看得见的手”,经济总是停滞不前,而物价却在不断地上涨。这便是“政府失灵”的状况。
在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中,为了克服“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人们认为“两只手”应配合运用。我们应该正确看待政府干预的积极方面及其局限性。
- ↑ 白岛编著.写给中国人的经济学大全集.中国华侨出版社,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