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64个条目

循环金融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什么是循环金融

  所谓循环金融就是一种以金融资源的最大节约、合理开发、优化配置为核心,以金融全程的闭路循环治理为模式,以金融集约增长一新金融集约增长一更新金融集约增长的螺旋式良性增长为规律,以充分全面实现金融功能和提高金融效率为目的的一种全新的金融增长方式。它以金融全程的闭路循环治理为模式,是对“末端治理”的金融增长模式的再造,是金融增长实现由外延型增长向内涵型增长方式转换的有效途径。它既是金融科学发展的实现方式,又是和谐社会在金融领域的具体体现。[1]

循环金融要遵循的原则[2]

  环经济要遵循3R原则,即减量化原则(reduce)、再利用原则(reuse)和再循环原则(recycle)。循环金融也要遵循3R原则。循环金融减量化原则,是指通过再造金融业务流程和转变金融观念等手段减少金融资源量,用较少的金融资源投入来达到既定的金融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目的,在金融活动的源头就注意节约金融资源。在金融产品生产中,它常常表现为要求金融产品的“包装简化”以及功能的增大化,如设计多功能或高附加值的金融产品,以达到减少“金融废物”排放量的目的。循环金融再利用原则,是指尽可能通过多次以及多种方式使用金融产品以减少金融资源使用量和“金融废物”排放量。通过再利用,防止金融产品过早成为“金融废物”。即通过特定的方式增强金融的“流动性”和“安全性”,减少其“风险性”和“波动性”,使金融产品在流通中不断地循环而不是过早地退出。

  从循环金融的运行原则可以看出,减量化原则属于输入端方法,旨在减少进入金融“生产和消费”流程的金融资源量;再利用原则属于过程性方法,目的是延长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使用”时间;再循环原则是输出端方法,通过把“金融废物”变成金融资源以减轻其对社会和政府的压力。三个原则贯穿于金融活动的整个过程,改变了既有的单向线性运行模式,形成了闭路循环式全程治理模式(具体过程参见图1)。

Image:循环金融运行模式.png

循环金融有独特的特性[2]

  与既有的“末端治理”的金融增长模式相比,循环金融增长模式有自己独特的特性:

  第一,循环金融是与线性金融相对应的一种金融形态,以金融资源的循环利用为本质特征。线性金融是金融资源开发一金融产品生产、消费一金融废物排放的单向流动,呈现出“高投放、低利用、高排放”的经济特征。而循环金融本质上是一种生态金融,它使金融活动形成一个“金融资源开发一金融产品生产、消费一金融废物再利用”的反馈式流程,最后达到“低投放、高利用、低排放”的目的,从根本上缓解长期以来金融资源、金融环境金融发展之间的尖锐矛盾。

  第二,循环金融的运行可以在三个层面上逐渐推进,即由小循环的单个金融企业试验点到中循环的生态金融圈,最后到大循环的循环金融型社会。因为金融本身就包含微观金融、中观金融和宏观金融三个层面,所以,我国循环金融的运行模式可归纳为“3+1”模式,即小循环、中循环、大循环、金融废物处置和再生利用。

  第三,循环金融实现最基本的环节是金融技术体系。循环金融的技术体系,就是把各种新技术运用于金融再生产的过程当中,通过资源、流程、产品管理服务等要素的分解与合成,增加金融产品,减少金融再生产环节,增强金融流通性,延长金融产业链,提高金融运转速度。循环金融的技术主体要求在传统线性技术范式基础上,增加流程规划与反馈机制。在微观层次上,要求金融企业纵向延长生产链条,横向拓宽技术体系,将金融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金融废物进行回收和“复活性”处理;在中观层次上,相关金融企业之间应形成绿色金融供应链关系;在宏观层次上,要求整个社会金融资源体系、金融产品体系、金融再生资源体系实现网络化运转、跨产业循环利用,实现金融的社会化运作。

参考文献

  1. 高连和.论和谐发展中的金融生态、科学金融与循环金融[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
  2. 2.0 2.1 高连和.循环金融:一种新的金融增长方式[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8,3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0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Mis铭,nonameh.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循环金融"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