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理论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理论概述

  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理论(Kondratieff Wave):是考察资本主义经济中历时50-60年的周期性波动的理论。

  1925年前苏联经济学家康德拉季耶夫在美国发表的《经济生活中的长波》一文中首先提出。

  他对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国家18世纪末到20世纪初100多年的批发价格水平、利率、工资、对外贸易等36个系列统计项目的加工分析,认为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过程可能存在3个长波:

  (1)从1789年到1849年,上升部分为25年,下降部分35年,共60年;

  (2)从1849年到1896年,上升为24年,下降为23年,共47年;

  (3)从1896年起,上升24年,1920年以后是下降趋势。全过程为140年,包括了两个半的长周期,显示出经济发展中平均为50-60年一个周期的长期波动。

  康德拉季耶夫认为,生产技术的变革、战争和革命、新市场的开发、金矿的发现、黄金产量和储量的增加等因素都不是导致长波运动的根本原因。例如,新市场的扩大一般不会引起长时期的经济高涨,相反,经济高涨会使扩大新市场成为可能和必要。技术的新发现一般出现在长周期的下降阶段,这些新发现只会在下一个大的上升阶段开始时被大规模地应用。由于长周期的上升阶段在扩大经济实力方面引起高度紧张的局势,因此,它又是挑起战争和革命的主要因素。康德拉季耶夫认为,长波产生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经济实质固有的那些东西,尤其与资本积累密切相关。

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理论的诠释

  康德拉季耶夫(Nikolai Dimitrievich Kondratiev,1892—1941)是十月革命前后都很活跃的俄国学者,作为国际知名的经济学家,他的声誉主要来自长波理论。所谓“长波”指的是经济成长过程中上升与衰退交替出现的一种周期性波动。由于康德拉季耶夫观察到的周期比人们观察到的另外两种经济波动的周期“尤格拉周期”和“基钦周期”明显要长,所以被叫做长波或者长周期。

  在康德拉季耶夫以前,人们已经注意到经济发展过程中长时段的繁荣与萧条的交替存在着某种规律性。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些经济学家已经提出过长周期的设想。康德拉季耶夫的贡献在于用大量经验统计数据检验了长周期的设想,从而使之成为了一种比较系统的周期理论。因此,1939年经由熊彼特提议,世界经济学界都接受了用“康德拉季耶夫周期”这一术语指称经济成长过程中长时段的波动。

  康德拉季耶夫的长波理论最早见于1919— 1920年完成(1922年出版)的《战时及战后时期世界经济及其波动》一书,此后,关于长波理论他又先后发表了《经济生活中的长波》(1925年)和《大经济周期》(1928年)等论著。在这些论著中,他分析了英、法、美、德以及世界经济的大量统计数据,发现发达商品经济中存在着为期54年的周期性波动。按他的研究,世界经济中的第一次长波从18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至1810—1817年为上升期,1810—1817年至1844— 1851年为衰落期;第二次长波开始于1844—1851年,从那时起到1870—1875年为上升期,1870—1875年至1890—1896年为衰落期;第三次长波开始于1890—1896年,至1915—1920年为上升期,而衰落期则开始于1914—1920年间,到他著书之时第三次长波的衰落期仍在继续。在50年左右的周期中,一般说头15年是衰退期;接着20年是大量再投资期,在此期间新技术不断采用,经济发展快,显示出一派兴旺景象;其后 10年是过度建设期,过度建设的结果是5~10年的混乱期,从而导致下一次大衰退的出现。熊彼特等人后来继承和发展了长波理论,并重新确定了资本主义经济三次长周期的起止时间。熊彼特在1934年英译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中对三次长周期的分期为:

  (1) “长波”I—— 从大约1783年到1842年,是所谓“产业革命时期”,这个周期的基本特征是手工制造或工场制造的蒸汽机逐步推广到一切工业部门和工业国家。

  (2) “长波”II—— 从1842年到1897年,是所谓“蒸汽和钢铁时代”或“铁路化时代”,其特征是机器制造的蒸汽机成为主要的动力机,并得到普及。

  (3) “长波”IlI—— 从1897年开始(当时这个“长波”尚未最后结束),是所谓“电气、化学和汽车时代” ,其特征是电动机和内燃机在一切工业部门中的普遍应用。

  康德拉季耶夫的理论用计量经济学方法确定了长周期的长短,从经验上描述了每个周期中上升和下降阶段的表现。不过,虽然康德拉季耶夫猜测长波的存在与科技革命浪潮有关,但对长波出现的原因却没有给出令人信服的解释,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使用新数据和新技巧的计量经济学研究无法确定长波是否真的存在,这使长波理论带有显著的经验假说性质。非常有意思的是,世界上有许多人试图解释长周期存在的原因,提出的猜想五花八门,无奇不有。

  例如,有人认为长周期的存在和太阳黑子活动的周期有关,有人则认为跟人的世代交替有关,还有人认为跟厂房和设备的更新周期有关,人们还可以猜想长周期跟专利保护的年限有关,从理论上讲,宏观范围内的任何周期都对长周期有或多或少的影响。熊彼特曾试图用他的创新理论对长周期给出了一个系统的解释,但创新理论无法解释为什么一个周期是55年而不是75年。

康德拉季耶夫的理论的局限性

  康德拉季耶夫的理论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

  首先,稳定的长周期最多只可能在一个比较短的时期内存在,从较长的时间尺度上观察,长周期的长短必然会发生改变,也就是说,从长期的观点看,并不存在长周期。实际上,人们已经观察到了中周期和短周期紊乱的现象,观察到长周期的破灭也只是时间问题;

  其次,长周期最多只可能在一个比较封闭的经济中存在,人们已经观察到,不同国家的长周期的步调并不一致,那么,可以想象,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快,这些国家间的经济往来必然会增多,产品、服务和生产要素会不断越过国界流动,使得这些国家的长周期的步调趋向一致,但这一趋向一致的过程又会被下一次技术革命的浪潮打破,因为技术革命最先会在一个国家出现,然后才向其他国家扩散。所以说,在大量的周期性因素和非周期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不可能存在一个稳定的长周期,康德拉季耶夫只考察了两个半长周期,到今天人们见到的也不过4个长周期,如果说还存在一个相对稳定的长周期,则完全可能是一种巧合;最后,因为周期性经济波动的一个指标是价格水平的波动,从理论上讲,如果存在周期性的波动,那么这种波动也一定是不可预测的,正如企图预测股票市场走势的各种波浪理论一样,一旦人们知道了这一周期性的波动,人们就会有针对性地进行各种各样的套利活动,最终完全化解掉预测中的波动。

  经济周期理论同普通的经济成长阶段论的一个显著区别在于它认为经济发展具有一个相对固定的周期,而且相邻两个周期紧密相连,所以经济周期理论允许人们对未来经济发展的进程做出一个预测,按照前几波的时间外推,产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的发展从20世纪末开始应该进入第5个长波,于是,非常自然,现在国内外都有人在第5个长周期的框架下讨论未来几十年中的主导技术、管理方面的变革以及国家应该采取的政策等问题。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92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评论(共4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理论"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119.131.95.* 在 2009年5月23日 23:43 发表

那他的这个理论就是不成立喽!!!!!

回复评论
114.87.19.* 在 2011年9月23日 09:02 发表

站在2011年的今天来看,世界经济可能重临1929大萧条。 太伟大了,康德拉季耶夫的无形之手!

回复评论
125.39.180.* 在 2015年7月26日 18:35 发表

任何科学真理都存在局限性,而这正是科学真理的基本属性,从来没有也永远不会有终极的真理。

回复评论
120.84.11.* 在 2017年2月7日 14:12 发表

可现在有人证明它依然适用

回复评论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