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37个条目

客观生产力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重定向自客体生产力)

目录

什么是客观生产力[1]

  客观生产力亦称客体生产力、也称死生产力、死劳动生产力、物化劳动生产力,是存在于人之外的劳动的客观物质条件,即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信息等物质要素的生产力,是生产力中物的因素。

主观生产力和客观生产力[2]

  客观生产力与主观生产力概念相对应。按照存在形式的不同,马克思把劳动生产力区分为主体生产力和客体生产力。主体生产力是生产力中人的因素;客体生产力是生产力中物的因素。现实生产力必须是主体生产力与客体生产力的结合。主体生产力具有决定性作用,客体生产力也是社会生产所绝对不可缺少的。因为,物化劳动活劳动的吸收器,人在劳动中把自己的本质物化到客体,才能创造出产品。作为客体生产力的物质载体——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在社会生产发展过程中,同劳动者一样,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呈现着一种不断智能化的趋势,其品质日益精良。劳动的社会结合形式的发展,对客体生产力也有重大影响。与劳动者的分工和专业化相适应,劳动资料之间也有了分工和专门化,并形成了机器体系。所有这些都促进了客体生产力的提高。

客观生产力论[3]

  生产力中包含有人,也就包含有人的主观意志,具有主观属性,这是显而易见的,那么,为什么经典著作在论及生产力时,单独看作是一种客观力量,而舍去主观属性呢?这是由经典理论的功能所决定的。

  理论是人创造的,人创造理论有一定的目的,即是要实现一定的功能,从而其观察范围都只限于同功能有关的部分,因此,凡是理论都具有主体性,即包含创造者的选择目标,而并非纯粹是客观世界的反映。

  马克思创立的生产力理论也具有主体性,其功能是要提示由于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必然引起革命,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生产关系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来了。”马克思所揭示的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所引起的社会变革,至于生产力如何形成、如何发展,则不属于这一理论的功能,一般是略而不谈。同时,马克思主义理论又是在斗争中成长的。当时唯心史观猖獗,把历史发展的动力归结为人的主观意志,马克思为了批驳这一谬论,也就特别强调历史的客观性,看作是一种自然的客观过程,忽视了主观意志的作用,恩格斯在晚年时回顾说:“我们反驳我们的论敌时,常常不得不强调被他们否认的主要原则。”“对问题的这一方面(指主观意识的作用——引者注),我觉得我们大家都有不应有的疏忽”,“马克思和我的著作中通常也强调得不够,在这方面我们两人都有同样的过错。”

  由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功能及其所处的特定条件,产生了客观生产力论,即把生产力看作是客观的物质力量,把生产力规律看作自然规律。这套客观生产力论有其适用范围,是与其特定的理论功能相适应的。

  马克思创造的理论,其功能是为推翻资本主义奠定基础,为此就要揭示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论证了由于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灭亡。而人的主观意志则是动因,并非生产力发展的结果,要推动生产力发展,就必须注重动因。但马克思从未考虑过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如何发展生产力的问题,也就只注重结果而舍掉动因。同时,马克思所考察的是社会制度的变迁,而不是考察一个个企业的兴衰史,不考虑如何调动人的积极性以发展生产力的问题,因而就舍掉人的主观意志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如果把主观意志渗入生产力系统,就妨碍了其理论功能。

  主观意志对个人生产力来说具有突出的作用。而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个人生产力是受压制的,指出:“总体工人在社会生产力上的富有,是以工人在个人生产力上的贫乏为条件的。”只有消灭了资本主义,进入了社会主义,个人生产力才能充分发展。指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如此迅速,以致尽管生产将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所有人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还是会增加。因为真正的财富就是所有个人的发达的生产力。”马克思所关注的是解放个人生产力,不谈在当时条件下如何发挥个人生产力的问题,也就不注意个人主观意志在生产力中的作用。

  马克思所面临的任务是破坏旧世界,其着眼点放在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上:我们所面临的任务是建设新世界,着眼点应放在生产力发展的动因上,破坏旧世界就要研究生产力发展史,研究社会制度的兴衰,着眼于宏观生产力,就可以把生产力看作客观系统而舍掉人的主观意志。建设新世界就要研究现实生产力,研究一个个企业的兴衰,要同时着眼于宏观和微观生产力,就不能舍掉人的主观意志,而应把生产力看作主一客系统。人类社会生产力,经历了石器、铜器、铁器、蒸汽机、电力、原子电子几个时代,把主观意志渗入其中无法说明生产力发展史,这就只能把宏观生产力看作客观系统。而人的主观意志对微观生产力却起着重大作用。各国经验都证明,提高人的劳动积极性,形成强大的向心力,是企业兴盛的必要条件。人的精神不振,离心力大,是企业衰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这就有必要把微观生产力看作主一客系统。

相关条目

参考文献

  1. 谢洁萍.试论综合生产力[J].《浙江学刊》.1998年05期
  2. 张志诚.生产力经济学辞典.立信会计出版社,2002年03月第1版.
  3. 孟海贵.中国当代生产力研究.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年03月第1版.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0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Yixi,Mis铭.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客观生产力"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