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57个条目

异化劳动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重定向自劳动异化)

异化劳动(alienated labour)

目录

什么是异化劳动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首次提出的概念。又称劳动异化,它是马克思用来表述资本主义雇佣劳动的重要概念。异化本来含义是指人(主体)的创造物同创造者相脱离,不仅摆脱了人的控制,而且反过来变成奴役和支配人的、与人对立的异己力量。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创造了财富,而财富却为资本家所占有并使工人受其支配,因此,这种财富及财富的占有、工人的劳动本身皆异化成为统治工人的、与工人敌对的、异己的力量,这就是劳动异化。

异化劳动的具体表现

  马克思用异化劳动来概括私有制条件下劳动者同他的劳动产品及劳动本身的关系。他认为,劳动(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的类本质,但在私有制条件下却发生了异化。其具体表现是:

  ①劳动者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相异化。

  ②劳动者同自己的劳动活动相异化。

  ③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即人同自由自觉的活动及其创造的对象世界相异化。

  ④人同人相异化。因为当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自己的劳动活动以及自己的类本质相对立的时候,也必然同他人相对立。

  马克思借助异化劳动概念,初步探讨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揭示私有财产的本质和起源,并通过异化劳动的扬弃来说明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在马克思主义形成史上曾起过重要作用。在马克思成熟时期的著作中,虽然还曾讲到异化劳动,但已不再作为说明历史的理论和方法,只是作为描写资本主义社会中雇佣劳动资本对抗关系的概念。

异化劳动的产生与发展

  马克思的异化观。马克思批判了前人非科学形态的异化理论,并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最典型的异化本质。在马克思之前,人们所揭示的种种异化,基本上还停留在异化的外部现象。马克思则揭示出决定异化外部现象的本质异化,即异化劳动或劳动异化。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的形成有一个发展过程。在1842-1843年间所写的《论犹太人问题》、《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等著作中,马克思尚停留在研究精神生活和政治生活中异化问题的阶段。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明确提出了异化劳动的观点,并以此作为自己异化观的出发点。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运用异化劳动观点,进一步揭示了作为资本主义社会和前此社会的主要异化形式“私有制异化”,即作为国家形式的政治统治的异化以及劳动作为人的自身否定的社会活动的异化。从19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在《经济学手稿(1857一1858)》和《资本论》等著作中,马克思以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为基础来阐明异化的本质。他在这些著作中扬弃了从社会契约论到黑格尔的异化理论,认为转让不过是从法律上表示简单的商品关系;外化则表示以货币形式对社会关系加以物化;异化才真正揭示了人们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最一般的深刻的社会关系,其实质在于表明人所创造的整个世界都变成了异己的、与人对立的东西。马克思对异化劳动的内容作了深刻的概述。

异化劳动概念的评价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异化劳动概念,明显地带有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痕迹。虽然马克思把劳动看作人的本质,但这里所说的劳动还不是具体的、历史的、现实的劳动,而是抽象的、理想化的劳动。把异化劳动概念作为批判资本主义的出发点,意味着是以抽象的、理想化的人的本质(自由自觉的活动)作为衡量社会制度的尺度,因而从根本上说来还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在马克思成熟时期的著作中,虽然还曾讲到异化劳动,但已不再作为说明历史的理论和方法,只是作为描写资本主义社会中雇佣劳动和资本对抗关系的概念。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129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Lolo,Zfj3000,方小莉,Mis铭,寒曦,essilco.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异化劳动"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