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场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创造场(Creative field)
目录 |
创造场指对种种空间化的学习创新研究。国际著名经济地理学家Scott提出了“创造场”(Creative field)的概念,用于整合上述有关空间学习创新的各种理论,以分析当代资本主义“新经济”中创造活动的空间基础。
他认为,创造力场(a field of creative forces)的概念可用于“描述任何塑造或影响人类聪明才智和创造力的社会关系系统,它构成了各种创新相伴发生的场所”,表征由一系列产业活动和社会现象所组成的地理差异化的相互作用网络,这些相互作用网络产生了多样的创业和创新结果”。
他的“创造场概念”与布迪厄的“实践理论”和吉登斯的“结构—行动理论”具有相似的主张,其最基本的内涵是“场”和其对创业精神与创新的影响是反身性相互交织的,并且这种创业精神和创新的生成,是一个社会和空间嵌入并随时间而演化的现象。Scott认为,新经济是交易密集的生产系统,为将实际的和潜在的外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转变成更密集的集聚经济形式,其新企业的布局和衍生具有内在的地理集聚动力,而产业的集聚又会在创新社会结构的支持下而进一步加强。
创造场的典型例子——知识创造场[1]
知识创造场(也称为Ba)概念最早是由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郎和竹内弘高提出来的。
根据野中郁次郎的研究,知识创造是一个螺旋型的上升过程,该过程可用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之间相互作用和转换的SECI模型来表示。知识创造的动力不仅存在于个人,而且存在于个人间以及个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之中。场就是这种相互作用发生的空间,个人所拥有的知识,一旦置身于场中,就可共享、更新和增强。因此,在知识创新过程中,场的产生和重构是关键,因为场为知识创造螺旋提供了能量、质量和环境[2]。Nonaka的观点得到了广大学者的认同,并有人认为巴管理理论代表了知识管理的方向 ,甚至有人提出知识管理的核心内容是构建知识创造的“场”[3]。
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对知识创造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知识创造场的构建(包括物理场与虚拟场)。而对知识创造场的动力机制以及管理模式则缺乏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