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物流政策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公路物流政策(Logisticspolicy Of The Highway)
目录 |
什么是公路物流政策[1]
公路物流政策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为基础,以国家的相关法律为背景,辅之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颁布的公路法规、规章构成的政策体系,对公路货运、安全、养护、运营、事故处理等方面进行规范与管理的主要法律和政策。
公路物流政策的内容[2]
从公路物流政策的性质来看,多数国家的公路物流政策都属于“法律类政策”,甚至属于物流方面的基本法律。例如,日本有关公路物流的两个法律——《货物汽车运输事业法》和《货物运输代理事业法》,简称为“物流二法”,就是其规范公路物流事业的两个基本法律。本来,各国都有《公路运输法趴从而也是公路物流的重要政策之一,但是《公路运输法》的适用对象是包括货运汽车、公交汽车、家用小汽车及出租车等在内的所有公路运输车辆。由于货运与客运存在很大差别,特别是货物运输对物流乃至整个经济与社会发展具有特殊的作用与影响,因此各国对货运与客运是“区别对待”的,并分别进行立法。显然,《货物汽车运输事业法》就是专门针对货物运输制定的法律,其适用对象是货运汽车。
从各国《货物汽车运输事业法》的基本内容来看,主要包括运输公司的设立条件、营业范围、经营方式、货运价格、货运安全等。从发展趋势来看,许多国家对货物运输产业的一些经济或经营性规制是逐步放宽的,但是对货运安全的规制不仅没有放宽,而且还有逐渐加强的倾向。
除《货物汽车运输事业法》外,各国为了发展货运代理业,还制定了《货物运输代理事业法》。该项法律的主要目的是对货物运输的代理业或货运代理市场进行规范。但是,调整范围不局限于公路货运代理,还包括其他形式的货运代理,如铁路、航运与航空货运代理。显然,这项法律对规范货运代理市场的竞争秩序、繁荣货运代理业、提高全社会物流资源的利用效率是很有意义的。
公路物流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1]
目前,中国公路物流政策的主要问题有:
(1)运输网规模总量不足,地区发展不平衡。现有公路路网密度低,跨区域干线运输信道不足,省际干线公路不成网,运输能力不适应市场需求。
(2)技术装备水平与运输质量不高。公路物流基础设施的总体技术水平仍然很低,高速化和运营管理自动化等尚处于起步阶段。
(3)公路物流体制改革相对滞后。适应公路物流特点与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体制尚未健全;运输市场化进程缓慢。
公路物流政策发展方向[1]
- 1.公路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快
首先,根据《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中央政府将制定高速公路网建设实施计划;地方政府也将开展各省的高速公路网规划工作,有力地促使公路建设有序、持续发展。同时,按照我国高速公路各阶段建设目标,将进一步开工建设一批新项目。其次,在农村公路建设方面,将加大投入,继续实施“通达”和“通畅”工程,中央投资补助项目计划建设里程数达15万公里。在农村公路规划方面,2010年将实现东部地区所有具备条件的行政村通沥青(水泥)路、中部地区80%以上的行政村通沥青(水泥)路、西部地区90%以上的乡镇通沥青(水泥)路。再次,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将贯彻提高机动性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加强安全相融合的理念。
- 2.公路物流重点改革将进一步推进
首先,公路建设投资体制改革将有所突破。作为固定资产投资的重要领域,公路建设将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化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推行投资人招标制度,在政策方面制定相关规章,逐步规范公路建设项目投资人招标管理;同时,将探索公路建设项目的代建制问题,为非国有资本进入公路基础设施领域投资提供代建服务。其次,将推进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明确各级政府的职责,确立稳定的资金来源,做到“通车必养,有路必护”,实现农村公路管养工作的正常化、规范化、有序化。再次,将开展综合执法改革试点。在积极推进交通行政综合执法试点的基础上,实现公路路政、运政、规费征稽综合执法的突破性进展,以此降低执法成本,实现行政执法效能的提高。
- 3.超限超载运输治理将进一步深入
通过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的综合运用,逐步建立长效机制,继续加大车辆超限超载综合治理力度。首先,将充分运用经济调节手段。通过车辆通行费标准的降低来节约公路运输成本,鼓励发展大型运输车辆,提高企业的赢利率与合理利润空间。同时推广计重收费模式,规范计量设备,鼓励车辆合法装载运输,通过经济利益杠杆为超限超载问题的根本解决奠定基础。其次,将建立全国性超限超载车辆监控网络,探索建立长效治理机制。各地在新建公路时将结合路网检测站点的总体布局,将超限超载检测站列为建设内容。再次,将加大源头治理力度和强化路面执法。对于已经颁布的强制性国家标准《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将推进贯彻实施力度,加大对货物集散地的监控力度,确保车辆在运输源头装载时便符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