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时作业成本法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估时作业成本法(Time—Driven Activity—Based Costing,TDABC)
目录 |
[编辑]
估时作业成本法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罗伯特·卡普兰(RobertS·Kaplan)和罗宾·库珀(Robin Cooper)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作业成本法系统的基础上,与埃康系统创始人史蒂夫·安德森为客户开发的时间改进方法相结合所产生的,它修正了作业成本法模型,以解决其在应用中的高成本问题。同时,估时作业成本法模型将作业成本管理思想和时间管理思想结合在一起,为企业建立了经济合理的成本计量与分配体系,进而为成本管理,产品(服务)定位,客户盈利能力分析,客户关系管理,绩效计量与评价等决策的科学性等决策的科学性奠定了基础。
[编辑]
- 估时法使经理人员能够算出各项作业上所耗费的时间和成本,并加以分析。
- 估时法首先直接估出一个单位的作业所耗费的工时,免除了估测法下先估出全部有效工时中耗用于各项作业的百分比,所以比较简单。
- 企业外部和内部经营条件是常变的,估时法能够很容易地更新模式以适应变化。
[编辑]
- 第一步:计算产能成本率。产能成本率等于成本中心投入的所有资源成本,除以该成本中心的实际产能(即扣除了正常休假、培训的员工工作时间)。以一个处理客户订单的部门或流程为例,TDABC模型要计算为该部门或该流程提供的所有资源的成本,包括人事成本、监督成本、租金成本、设备和技术成本等用总成本除以本部门的产能,就能得到产能成本率。
- 第二步:建立时间方程,估计各成本对象(客户、产品、流程)需要的资源产能(即所消耗的员工工作时间),结合第一步中算出的产能成本率,把各部门的资源成本分配到成本对象上去。以客户订单的处理为例,TDABC可以通过时间方程计算出每一具体要求下(例如:手工订单、自动订单、加急订单、国际订单、易碎品和危险品的订单或者是无信用记录的新客户发来的订单等)各订单的所耗时间,再乘以对应的产能成本率就可以将资源进行分配。
[编辑]
估时作业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比较 [1]
- 在基本原理上,ABC法的基本实施步骤主要由两步组成:一是建立作业字典,利用资源成本动因将资源成本分摊到各项作业上;二是利用作业成本动因将成本分摊到各个产品或客户上。而TDABC的基本实施步骤:一是估算单位产能成本率;二是根据时间方程(Time Equation)将成本分摊至各产品、客户或流程。可以看出,TDABC法实际上是将传统作业成本法中的资源成本动因和作业成本动因进行了统一用“时间”作为度量工具对成本进行分摊。
- 在实际操作中,TDABC是由经理人员对产能成本率和时间方程做出估计,而不是传统ABC下通过向员工进行调查来确定向作业分摊成本时的分配比例,这种方法首先是降低了实施成本,节约了时间和财力;其次是降低了ABC员工主观估计的不确定性,利用剔除了“闲暇时间”的产能成本率提高了成本分配的精确性;再次,时间方程的应用使TDABC的数据处理只是以线性增长,而不是传统ABC的指数式增长,这使得TDABC更具简洁、易扩展性和灵活性。
[编辑]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