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26个条目

亲社会行为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重定向自亲社会)

目录

什么是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又叫利社会行为,是指符合社会希望并对行为者本身无明显好处,而行为者却自觉自愿给行为的受体带来利益的一类行为。一般亲社会行为可以分为利他行为和助人行为。

亲社会行为的形成原因

  本能论:亲社会行为是由遗传决定的,为保证物种的生存而牺牲个体的内部机制。为群体利益而冒生命危险是利他主义的最高境界。

  习得论:亲社会行为是在后天环境中不断学习而成的,是个体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社会交换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本质上是个人试图尽可能获得最大利益,同时又尽可能少地付出代价的社会交换过程。

  社会规范论:人类道德准则中最普遍的成分是交互性规范。交互性规范是支配社会交换、保持社会关系中得失平衡的一个基本原则;社会责任规范是社会期待人们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亲社会行为的意义

  亲社会行为是个体社会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亲社会行为已引起发展心理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的重视,成为教育心理学家研究领域中的重要课题。促使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将有助于儿童更好的适应社会,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也有利于学校素质教育实践的深入发展。

  亲社会行为是人与人之间形成和维持良好关系的重要基础,是一种积极的社会行为。它受到人类社会的肯定和鼓励。独生子女亲社会行为的产生和发展是同他们的道德行为的产生和发展相一致的。

  亲社会行为发展成为独生子女的心理品质的过程,就是儿童道德认识水平提高,道德情感日益丰富,在活动中有效地掌握帮助别人的知识、技能及锻炼意志的过程。这些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计划生育政策下产生的独生子在社会交往中谦让、帮助、合作和共享等利于别人和社会的亲社会行为的培养具有尤为重要的意义。

  这些亲社会行为受生物因素、认知因素、自我概念、性格因素等主题因素及家庭、社会、学校等主体外因素的影响,因此,通过学校、家庭等途径对儿童亲社会行为进行培养,具体来讲,可以用角色扮演法榜样示范法、移情训练、组织游戏等方法进行。亲社会行为是幼儿社会性发展和个性形成的重要方面。

  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在生命早期即已出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呈逐渐增加的趋势。然而,随着家庭生活环境的日益优裕,幼儿倍受家人的厚爱与照顾,其亲社会行为却明显减少。因此,从幼儿1~2岁开始,家长就应注意其亲社会行为的培养。这不仅能够加快幼儿的社会化进程,也是幼儿成年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及心理健康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础。

  因此,探讨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

外部影响因素

  1.旁观者效应,是指个体在面对紧急事件时,单个人与同他人在一起时的反应不一样,他人在场会抑制亲社会行为的发生。

  2.榜样的示范作用,旁观者在场会使想提供帮助的个体犹豫、彷徨,榜样行为却会引发他人的亲社会行为。

  3.情景的模糊性,情景的模糊性会影响亲社会行为的发生,个体在不能确认发生了什么事情,是否需要自己提供助人行为时,往往会退缩。

内部影响因素

  1.认知因素的影响。韦纳指出,面对失去能力需要帮助的人,人们往往是通过认知归因做出决定。亲社会行为的发生不仅涉及知觉、推理、问题解决和行为决策等一系列基本认知过程,而且与个体认知能力尤其是社会认知能力的发展有直接关系。

  2.个体的情绪状态。人们在积极的心境下,会减少对自己的关注,更多的去了解他人的需要,把亲社会认知转化为亲社会行为。

  3.个体的人格特征。助人者具有以下特点:①具有强烈的社会动机;②相信事情对自己有影响力;③有适合于情境需要的特殊能力;④同情、理解他人、有责任感。

相关条目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41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nonameh.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亲社会行为"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