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扩散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
产业扩散是指产业的生产(包括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区位不断增多,但新增生产区位的发展并未淘汰原有区位该产业的存在。
经济发展空间上的梯度差异,使得经济活动通过资本投资、技术传播和劳动力迁移,从一个地区转向另一个地区。在空间维度上,经济活动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扩散和转移两种方式。这里的“扩散”是指扩张扩散,即从扩散源向周围地区逐次地、由近及远地扩散,扩散强度随距离的阻碍作用而逐渐减弱;“转移”更多的是指跳跃式的扩散现象,某种经济活动从一个地区转向另一个地区时常常跨越一定的空间维度。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和赤松的“雁行模式”,都对国际间的产业空间转移进行了阐述。区际产业转移可以被看作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区域间比较优势转化的必然结果,也就是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不断转移在发达地区已丧失优势的产业。
克鲁格曼等学者提出的空间经济学意义上的产业扩散是以国际专业化模型为基础的,若想充分认识空间经济视角下的产业扩散,就必须洞悉它的基础,即国际专业化模型的内涵。国际专业化模型作为与传统的空间集聚模型有着相近逻辑的模型,集聚机制不再是传统的要素流动,而是以中间产品作为纽带的前后向联系。国际专业化模型中的核心词汇是中间产品、产业联系和贸易成本,制造业作为中间产品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双重身份促使集聚过程或国际专业化过程的出现,即拥有比较大的制造业部门的区域通常提供多种类型的中间产品,这意味着最终商品生产具有较低成本,这就是所谓的前向联系。相反,最终商品生产规模很大的区域为中间投入品生产提供巨大的市场,这就是所谓的后向联系。产业间联系的结果不一定是人口在特定国家集中,但它导致某些制造业部门或特定产业在有限的几个国家集聚,进而促使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如果国际贸易成本足够低,则有可能出现这种制造业的地理集中现象,当贸易成本更低时,制造业的地理集中成为必然趋势。
国际专业化过程可以这样表述:假设两国的初始条件相同,随着贸易自由化程度的提高,国际分工以非平衡的形式出现,比如国家1首先获益,国家2就受损,于是世界经济出现核心一边缘格局,即制造业集中于国家1,尽管国家2的工资水平较低,但因为缺乏足够的前后向联系不足以吸引制造业。然而,随着贸易自由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世界经济进入全球化阶段,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的贸易成本逐渐变小,国家1和国家2之间因中间产品的前后向联系而可以维持的工资差距也逐渐缩小;在完全无贸易成本的理想状态下,可以实现要素价格的均等化。
假设一些国家或地区具有制造业自我强化的优势,随着贸易自由化程度的提高,大量的制造业向该地区集中,因为这些地区不断强化其区位优势,使得它可以支付比其他国家或地区更高的工资。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世界对制造业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这使得制造业集聚区域的经济活动更加活跃,强化了集聚过程,同时也提高了工资水平,这也是我们平时经常看到的北京、上海或深圳等经济活动强度比较大的地区能够支付较高工资的原因。随着这一过程的持续,不同区域的工资差距变得越来越大,最终这些发达地区的一些企业无法支付很高的工资,此时这些无法支付很高工资的企业在另外的区域投资设厂是有利可图的,随着这些企业转向另一些区域,这些区域也开始累积自我优势并进一步强化自身的优势,这些地区工资持续增长;一段时间以后,第三个区域进入了同样的过程,如此循环。对产业扩散机制的进一步考察则需要考虑劳动密集度、投入产出结构等都不相同的多种产业。产业扩散可以被看成是企业大量从集中地外迁的行为,但这种行为并限个别企业的扩散,也不单纯是向周边临近的地区的扩散,其扩散的范围可以跨越周边区域而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产业扩散的行为包括企业迁移到异地,以及企业将部分功能环节外迁,或在异地增设新的生产、销售、研发基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