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经济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互联网经济(Internet Economy)
目录 |
互联网经济基于互联网所产生的经济活动的总和,在当今发展阶段主要包括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ITFIN)、即时通讯、搜索引擎和网络游戏五大类型。互联网经济是信息网络化时代产生的一种崭新的经济现象。[1]
- 用户至上:互联网中必须聚集了海量用户才能建立有效的商业模式,因此传统经济的思维在网络中很难奏效。
- 体验为王:互联网时代中,如果你的产品或服务做得好,甚至能超出消费者的预期,必然会有消费者愿意买单甚至分享你的产品,帮助你传播。
- 免费的商业模式:互联网的商业模式主要有电子商务、广告和增值服务三种,这三种商业模式都需要一个前提:庞大且免费的用户群。
- 颠覆式创新:互联网的存在加速了信息的流通,也促进了各种创新的出现,这些颠覆式创新主要以两种形式出现:用户体验的创新以及商业模式的创新。
中国的互联网经济[2]
- 大而独特:2017年中国7.1亿网民相当于印度和美国的总和,互联网程度深,eGDP 高达6.9%,互联网巨头和独角兽在规模和数量上已与美国企业并肩世界前列。但中国互联网市场结构与美国相比又差异显著,电子商务和互联网金融占比明显较高,互联网用户更年轻、更草根、更移动以及更“喜新厌旧”。
- 快速发展:中国互联网增长速度全球第一,且仍然有较大增长潜力;中国互联网新应用和服务的普及速度快,诸多新兴应用在中国的渗透速度都远远超过了美国,比如移动支付规模已达美国的70倍。
- 活跃多变:中国互联网经济活跃度高,波动也较大。服务和应用变化节奏快,互联网行业风口现象更明显,高峰期企业数量更多,企业平均寿命更短,相应地,也更加容易造就一夜成名。
- 1、整体经济环境红利
- 人口红利。中国拥有大量、年轻的消费族群。基于电商快速发展前夜的2005年人口数据中国有13亿人口,平均年龄为33岁,40 岁以下的青壮年人口占比65%,达8.5亿人(美国仅 1.6 亿)。这群庞大且对数字化接受度高的国内年轻消费族群,适应新产品及服务的速度较快,加速了互联网应用的普及 。
- 人才红利。中国每年大量的理工科毕业生提供了庞大的工程师储备。以 2016 年为例,每年超过的速度较快,加速了互联网应用的普及350 万理工科大学毕业生,其中有约40 万计算机与电子信息相关专业毕业生;同时,中国工程师的平均工资仅为美国的1/3。如此大量且低成本的互联网人才加速了互联网企业创新和商业化的步伐 。
- 资本红利。中国海量的货币供应为互联网行业提供了丰富的资本基础。以广义货币M2作为总体指标,中国M2过去十年的年复合增长约为16%,于2016年达到人民币152万亿元(美国同期仅6%成长,2016年M2为89万亿元)。
- 2、行业高透明度
行业信息公开、传播速度快。互联网相关行业的产品、服务、企业的商业模式等在线上比例高,资讯传递速度快。如:团购网站始祖Groupon于2008年11月上线后,于半年间实现盈亏平衡,吸引投资人和创业者目光,而后在中国市场迅速形成风口,不到2年出现近5000家类似互联网企业。
开源。在全球互联网行业倡导开源的理念下,有许多免费的资源可让技术获得跳跃性的提升。 如:由于Google于2007年推出的Android开放作业平台,从零开始的智能手机厂商如小米能 够在1年左右完成初代手机的研发。
- 3、“跳跃成长”
在发达国家,互联网带来的进步是渐进的,在原先良好的基础上逐步升级产业。而中国在进入互 联网时代时部分行业市场成熟度较低,有许多市场需求无法被传统产业满足,留下大量市场空白。互联网的解决方案解决了原有产业痛点,得到了跳跃成长的机会,在某些领域甚至成为主导市场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