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80个条目

生產關係結構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生產關係結構

  經濟結構包括生產關係結構和生產力結構

  生產關係結構是人們在生產交換分配消費過程中形成的各種地位關係、權力關係、作用關係、利益關係和活動關係(分工與協作)的總和。生產關係結構隨著某個經濟社會的制度不同而有複雜的具體表現形式。

生產關係結構的主要特征

  在一攬子經濟社會,生產關係結構的主要特征是:

  (1)生產資料的所有制關係決定經濟結構的基本框架;

  (2)雇佣勞動制是經濟活動中人與人關係的基本形式,也是完成生產活動的基本形式。

  在ABCD經濟中,要素分工決定經濟結構的基本框架,契約勞動制是完成生產活動的基本形式。

生產關係結構的合理化標準原則[1]

  生產關係結構的合理化標準原則是:

  (1)生產關係靈活變化適應生產力狀況的原則。即在整體經濟或具體的某項經濟活動中,部可以隨著生產力狀況而設置和變化生產關係

  (2)生產資料資本金與人才順利結合的原則。即任何有作為、能作為的人都可以隨時獲得相應的物質條件,實現物質與精神的完美結合。

  (3)權力平等原則。經濟主體的權力一律平等,不因政治狀況或其他經濟之外的狀況而影響在經濟活動中的地位,消除超經濟強制;不因對生產資料的所有權不同而影響對生產資料的使用和對經濟成果的分配,消除經濟強制。

  (4)公平分配原則。生產資料的分配,做到作業者有其物;勞動收入的分配,做到按勞足額分得生產創造出的價值,包括勞動力價值剩餘價值

  (5)機會均等原則。任何人在經濟的大舞臺上都有平等的可以實現的表演機會。任何人的受教育、提高勞動技能創業收益分配的機會都是均等的。

參考文獻

  1. 楊富森著.ABCD企業結構模式.吉林大學出版社,2005年10月第1版.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3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Yixi.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生產關係結構"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