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43个条目

核心—邊緣模型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重定向自核心一边缘模型)

核心—邊緣模型(Core-Periphery Model)

目錄

什麼是核心—邊緣模型

  1991年,經濟學家保羅·克魯格曼(Paul Krugman)發表了著名的《收益遞增和經濟地理》一文,提出了基於迪克希特——斯蒂格利茨(D-S)壟斷競爭模型的核心——邊緣(CP)模型,為新經濟地理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核心——邊緣模型問世後,不斷得到其他學者也包括克魯格曼本人的進一步補充完善和創新,成為新經濟地理學許多模型的理論基礎。 核心——邊緣模型通過數理分析表明的是一個最初具有對稱結構的經濟系統如何通過製造業人口的遷移內生地演化為工業核心區和農業邊緣區。由於模型的某些內容涉及複雜的數學符號與數理分析,無法單純用語言表達清楚,因此本文以不妨礙思想表達為原則對假定作了儘可能的簡化。

核心—邊緣模型基本假設

  核心——邊緣模型所考慮的經濟系統只涉及兩要素、兩部門、兩區域,也可以看成是“2×2×2模型”。其基本假設如下,

  (一)經濟中有北部和南部兩個區域,它們在偏好、技術、開放度以及初始要素稟賦方面是對稱的。

  (二)生產部門分為農業部門和工業部門,各部門只用勞動一種生產要素。其中農業部門勞動力(以下簡稱農民)不可流動(由於核心——邊緣模型重點討論工業部門和工業勞動力的遷移問題,所以假設農業勞動力不流動),工業部門勞動力(以下簡稱工人)可自由(無成本)流動,並受兩地的實際工資差異促使遷移。

  (三)農業部門在完全競爭市場規模收益不變情況下生產同質產品的,因此市場上只有一種農產品,且不論產量如何每單位產出需投入一定量農民作為可變成本;工業部門是在壟斷競爭市場規模收益遞增下進行生產的,每個工業企業(以下簡稱企業)只生產一種差異化產品,但任意兩種產品之間都存在相同的替代彈性,每個企業需要一定量的工人作為固定成本和每單位產出一定量工人的可變成本

  (四)兩部門的產品可以進行區內和區際貿易,但交易成本不同。農業品在區內和區際貿易都不需要成本;而工業品區內貿易無成本,區際貿易遵循冰山交易成本。冰山交易成本是指物品在運輸過程損失(類似冰山融化)的一個固定比例,這裡交易成本不僅包括運輸過程所支付的實際費用,還包括區域間貿易障礙所引起的各種成本。

  (五)工業勞動力份額等於產業份額,因此不存在工業勞動力失業問題。每個區域的全部消費支出來自收入,而收入也全都用於消費

核心—邊緣模型的由來[1]

  核心—邊緣模型是是美國區域規劃專家弗里德曼(J.R.Friedmann) 提出的。

  根據對委內瑞拉區域發展演變特征的研究,以及根據繆爾達爾(K. G.Myrdal) 和赫希曼(A. O. Hirschman) 等人有關區域間經濟增長和相互傳遞的理論,出版了他的學術著作《區域發展政策》一書,系統提出了核心—邊緣的理論模式。

  弗里德曼認為,任何一個國家都是由核心區域和邊緣區域組成。核心區域是一個城市或城市集群及其周圍地區所組成。邊緣的界限由核心與外圍的關係來確定。核心區域指城市集聚區,工業發達,技術水平較高,資本集中,人口密集,經濟增速度快,包括: ①國內都會區; ②區域的中心城市; ③亞區的中心; ④地方服務中心。邊緣區域是那些相對於核心區域來說,經濟較為落後的區域,又可分為:過渡區域和資源前沿區域。過渡區域包括上過渡區域和下過渡區域。上過渡區域是聯結兩個或多個核心區域的開發走廊,雖然處在核心區域外圍,但與核心區域之間建立了一定程度的經濟聯繫,受核心區域的影響,經濟發展呈上升趨勢,就業機會增加,能吸引移民,具有資源集約利用和經濟持續增長等特征。該區域有新城市、附屬的或次級中心形成的可能。下過渡區域的社會經濟特征處於停滯或衰落的向下發展狀態。這類區域可能曾經有中小城市發展的水平,其衰落向下的原因,可能由於初級資源的消耗,產業部門的老化,以及缺乏某些成長機制的傳遞,放棄原有的工業部門,與核心區域的聯繫不緊密等。資源前沿區域,又稱資源邊疆區,雖然地處邊遠但擁有豐富的資源,有經濟發展的潛力,有新城鎮形成的可能,可能出現新的增長勢頭併發展成為次一級的核心區域

  根據核心—邊緣理論,在區域經濟增長過程中,核心與邊緣之間存在著不平等的發展關係。總體上,核心居於統治地位,邊緣在發展上依賴於核心。由於核心與邊緣之間的貿易不平等,經濟權力因素集中在核心區,技術進步、高效的生產活動以及生產的創新等也都集中在核心區。核心區依賴這些優勢從邊緣區獲取剩餘價值,使邊緣區的資金、人口和勞動力向核心區流動的趨勢得以強化,構成核心與邊緣區的不平等發展格局。核心區發展與創新有密切關係。核心區存在著對創新的潛在需求,創新增強了核心區的發展能力和活力,在向邊緣區擴散中進一步加強了核心區的統治地位。但核心與邊緣區的空間結構地位不是一成不變的。核心區與邊緣區的邊界會發生變化,區域的空間關係會不斷調整,經濟區域空間結構不斷變化,最終達到區域空間一體化。

  顯然,核心—邊緣理論在試圖解釋一個區域如何由互不關聯、孤立發展,變成彼此聯繫、發展不平衡,又由極不平衡發展變為相互關聯的平衡發展的區域系統。當前,經濟全球化背景條件下的區域化進程日益加深,謀求和平與發展為主流、以知識經濟為特色的21世紀,使得經濟社會發展模式的空間特征既強調跨越邊界、區域特色,又強調區域控制和協調,它表現在全球、大洲、國家、區域、城市等各個具體的區域空間層面,再度把諸如自然災害防治、環境污染整治、大型工程建設、資源要素的優化配置、反貧困、反恐怖主義犯罪以及跨區域的其它社會問題等一系列區域問題凸現在人們面前。核心—邊緣理論將在區域問題或問題區域的研究領域中進一步創新和完善。

參考文獻

  1. 汪宇明.核心—邊緣理論在區域旅游規劃中的運用.經濟地理,2002,(3).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10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Gaoshan2013,playgamenow.

評論(共1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核心—邊緣模型"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120.231.178.* 在 2020年5月15日 04:13 發表

還是不懂,有沒有更通俗的解釋?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