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94个条目

國際勞動力移動理論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國際勞動力移動理論(Theory of International Labour Mobility)

目錄

什麼是國際勞動力移動理論

  國際勞動力移動理論關於勞動力在國際間移動的類型、原因及其經濟效應的理論。

國際勞動力移動理論的產生原因

  勞動力移動是國際生產要素移動的重要形式之一。國際勞動力遷移主要出於經濟原因,實際工資的差距是勞動力從低工資國家移向高工資國家的最基本的動因。其他動因包括國外就業、受教育的機會和生活方式的吸引,也包括政冶和宗教方面的非經濟原因。而交通運輸費用、鄉土觀念、背井離鄉之苦以及移居國政府的限制,則是勞動力遷移的制約因素。

國際勞動力移動理論的影響

  勞動力國際移動的經濟影響和作用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它能使各國勞動力要素察賦的數量、質量和構成狀況趨於接近,並縮小勞動力要素的國際價格差異,在各國要素構成趨同的基礎上使貿易結構趨同,從而產生減少國際貿易的傾向;

  2.它能使勞動力資源在世界範圍內得到重新配置和更有效的利用,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並解決人口過密國家的失業間題,世界總產量也會增加;

  3.移居國外者匯回的外匯匯款有助於本國改善國際收支

  4.熟練勞動力,尤其是高技術、高素質人才流失國外是一種損失,為移居國外的技術少、員當年獲得教育和技術所花費的人力投資將白白耗費而無法產生應有的收益,從而給本國經濟發展帶來負效應。

相關條目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2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Yixi,泡芙小姐,KAER,连晓雾.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國際勞動力移動理論"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