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88个条目

领导者盲区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什么是领导者盲区[1]

  领导者盲区是指在领导活动的全过程中,由于领导者的认知、判断和决策等的局限或失误而造成的不知晓状态。领导的盲区会造成领导决策偏差,引发领导对象的不满,导致领导目标的偏移,最终导致不同程度的领导局限。

领导者盲区和局限的主客观根源[1]

领导的客观局限

  认识领导局限要首先从客观局限即先天的局限开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某些领导者由于自身环境与客观条件的限制而产生的局限。例如,语言表达不畅,外形外貌不佳,智商与情商不足,知识经验和能力不够,加之地域家庭教育以及生长环境的影响等导致的局限。

  二是领导环境的不理想与不足。例如领导者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文明程度不高,政治和行政生态恶化,领导法制建设滞后,领导文化中出现了明显的价值偏移,政府公信力不足,社会道德滑坡,个别领导者自私与牟利倾向突出以及领导体系高速运转,难以静心聚焦主要社会问题等形成的领导局限。

  三是领导对象的不足。例如,追随者和被领导者群体的素质以及工作能力和绩效不能令人满意,追随者和被领导者的利益诉求过高,群众缺乏教养和修养,民众的自由化倾向明显,民众对领导缺乏信任,民众反领导情绪高涨等。

领导的主观局限

  领导的主观局限主要是指领导者在客观局限存在的前提下,在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方面的缺失。领导的主观局限首先表现在领导者对领导的客观局限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出现主观臆断或改进不力。相当多的领导者在开展领导活动之前没有对自己、领导环境和领导对象中存在的局限和问题进行认真而科学的分析,没有深人调查研究并获取尽可能详尽的信息就行使领导的指挥权,结果造成领导受阻,陷人领导困境甚至领导危机。有些领导者位高权重,无人监督,没有在领导中有效地发扬民主,集中民智并在广泛的信息交流和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科学决策,而是固执己见,结果不仅未能及时解决群众最急迫、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反而造成了工作失误和群众不满。

  还有不少的领导者由于自己的身心健康、性格、魄力、心胸等人格局限对领导活动造成了负面影响。例如,我国东西南北之间较大的地域文化差异对领导者的性格、领导作风都有明显的影响。一个处在矛盾与斗争环境中,家庭负担过重家庭生活不幸福或心理健康程度不佳的领导者,一旦压力加剧,其领导活动势必会受到情绪的严重影响,如果未能正确调节,就有可能出现偏差,甚至引发事故。

如何克服领导者盲区[1]

  (一)建设开放民主健康的领导文化

  要克服领导盲区和局限,首先需要建设一种开放民主和健康的领导文化,营造一个公平正义、遵纪守法、诚信友爱的文化环境和社会氛围。如果一个国家、社会和组织的正气刚强,邪气就会衰微,公平正义就会充满整个国家权力系统和社会的各个角落,国家就会繁荣发展,社会就会健康、和谐和进步。如果一个国家的正气不足,文化中有过多不健康的因素,就会出现规模性的腐败及各种社会乱象,导致人心离散和社会危机。只有文化健康,价值观才能正确;只有树立、坚持并捍卫正确的价值观,一个国家和社会才能健康、文明和进步。开放的领导文化会使领导视野开阔,减少褊狭,民主的领导文化能集中众人的智慧,避免领导信息和决策的盲区和局限;健康的领导文化会使领导与全社会公正、和谐并且可持续发展,即便出现问题也能得到迅速的修复和改进。因此,树立、倡导、维护并捍卫开放,民主和健康的领导文化十分重要。它将积极推动在整个社会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有利于建立和完善科学的领导制度和社会管理体制,引领社会的良性发展。

  (二)建立并完善科学的领导制度

  除了文化,一个健康、成熟、文明的社会还必须要有一套刚性的法律制度体系,以规范天性禀赋和诉求各异的社会成员的言行。为了克服领导盲区和领导局限,必须要建立和完善一套科学的领导制度。这些制度包括领导调研制度、选人用人制度、领导决策制度以及领导的监管制度等。

  领导调研制度是指领导者在领导过程中全面而深人的调查研究制度。即领导者在作任何领导决策之前都需要在各地选择有代表性的地区进行广泛而深人的调查研究,完成足够的样本量。同时,调研要广泛涉及与领导政策有关的各个方面,如民众、专家等,不能只听一家之言,只有这样才可称得上是合格的调研。现实中,领导行为中不乏蜻蜓点水和走过场式的所谓“调查研究" ,浮光掠影、走马观花,难以了解事实真相。如果领导者没有全面深人了解事实真相就匆匆决策,其盲区和局限性可想而知。这也是如今不少领导者在许多问题上终日忙碌辛苦,问题却迟迟不能解决,群众很不满意的原因之一 。

  选人用人制度是领导制度的核心。领导者掌握着公共权力、机会和公共资源,制定政策,指挥他人,引领社会。他们的工作涉及民众的利益和福祉,影响着千家万户的生活,其地位特殊、作用关键。因此,选择合适的人担任领导干部十分重要。我们需要在现有的领导制度基础上进-步完善我国的选人用人制度,建立一种能让更多人广泛参与、选拔科学、监督得力、能上能下的选人用人制度,让社会中那些德才兼备、有责任和理想的人才有机会被公平地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

  领导决策处于领导过程的中游,是领导战略和领导政策实施的重要阶段。领导决策的水平和质量直接关系着民众利益和社会发展。领导决策制度的关键是如何用制度保障决策具有现实性、针对性和科学性。所谓民主,是政府行政中的一种平等而科学的形式,是公民参与制定公共政策、法律以及管理国家的行为,要求所有公民(具备一定能力资格)有机会表达观点并作出决定。

  科学的领导决策一般至少包括三个基本程序:一是进行广泛深人的调查研究,最大限度地征求广大民众、专家学者和其他相关方的意见和建议;二是要在广泛深人调研的基础上不断沟通磨合,反复修改锤炼,尽量使决策方案完善;三是在以上努力的基础上再到领导班子或其他法定的会议上决策通过。只有经过了调研、论证和认真修改的决策才能经得起时间 的考验。

  领导制度的最后一个关键环节就是领导的监督制度。首先,我们的监督制度不完善;其次,有制度有时也不遵行。人情和关系的文化充斥着整个社会,常常能使刚性的法律制度显得无力。因此除了要有严密的党纪国法监督之外,还要充分发挥民众和媒体舆论监督作用,让领导过程处于严密的监督之下。这样才能有效遏制权力的滥用和腐败,建立一个清廉、诚信的政府和社会。

  (三)加强领导干部的教育培训

  无论从历史或现实的经验考察,领导干部.教育培训的作用都不可低估。它是转变领导观念、传播领导知识、交流领导经验、传授领导方法、训练领导行为、矫正领导心理等的有效手段。领导干部的培训可以让领导干部在专门的教育培训机构内集结休整,根据他们的实际需.要设计和安排课程,在专门的时间内听取专家讲座,进行互动交流和一系列的参观访问活动。通过教育培训可以弥补他们在本单位和.本地区有限范围和视野内的认知、信息获取和决策的局限性,使他们在开阔视野的同时也提高了领导决策的能力和水平。

参考文献

  1. 1.0 1.1 1.2 王石泉.试析领导盲区和领导局限及其克服[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2(07):62-68+116.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1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33,Tracy.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领导者盲区"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