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79个条目

跨境生产分享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跨境生产分享(cross-border production sharing)

目录

什么是跨境生产分享

  跨境生产分享是指以前集中于一个国家内部进行的一系列生产活动被垂直分解成若干个生产环节和阶段,不同的生产环节和阶段被分布到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进行专业化生产。跨境生产分享的普及,客观上使各国的比较优势得到更充分的发挥,特别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建立的跨境生产网络,促进了成本节约型国际生产分工的进一步深化,伴随着贸易壁垒的减少,其经济效果也是福利增进的。

参与跨境生产分享的政策[1]

  跨境生产分享的发展,一方面带来了国际分工的进一步深化,各国可以更加充分的发挥自己在一种产品某个生产环节上的比较优势;另一方面,生产和创新发明的区位分离,客观上产生了发展中国家被技术“边缘化”的危险。发展中国家在承接发达国家劳动力密集型工序转移的过程中,只是获得了一个行业的生产,而支持高水平创新发明活动的行业特定技术知识存量不会顺利且自动地跟随生产过程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从发达国家转移的生产环节中能够获得的只是生产技术,而不是生产技术的创新发明。

  我国通过参与跨境生产分享,在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方面获得了比较显著的“产中学”效应,而在发明专利上的“产中学”效应并不明显。此外,在参与跨境生产分享和“产中学”效应的地区分布上,我国呈现出东、中、西部阶梯式分布,中西部地区有被“边缘化”的危险。基于以上结论,本文提出如下对策:

  (一)优化引资质量

  我国今后在参与跨境生产分享过程中,在利用外资方面要有选择性和针对性。一方面要继续引入拥有适宜技术外商直接投资,帮助我国企业扩大生产能力,继续发挥FDI对我国工业企业尤其是加工贸易企业实用新型外观设计等领域的示范作用,提升我国相应产品的生产效率竞争能力。另一方面,政府要制定相应的制度,引导拥有世界先进技术的外商直接投资企业更多地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将最先进的技术引入中国,从而提升内资企业在创新发明领域的“产中学”效应。其中,合作研究是技术学习的重要途径,政府应该支持中方与外方设立合资研发机构,在政策上积极鼓励这类研发机构承担政府重大研发项目,并采取多种形式推动外资研发机构与国内高校和科学机构的合作与互动。

  (二)加快制造业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国际竞争力

  国际制造业的全球转移是中国制造业在发展中调整结构、在结构调整中保持较快发展的良好契机。因此,中国在按照国际规范全面改善投资环境后,应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提供的机会,积极参与跨境生产分享,加快我国民族制造业的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提升自主技术水平,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业务,加快生产工序的升级,使高技术、高附加值业务成为未来中国制造业的主体,提升我国在跨境生产链条上的地位,创造更强的竞争优势,以期在国际贸易中获得更多的贸易利益。

  (三)政府加大科技和教育投入

  中国政府要充分发挥大国的优势,在创新科技发展方面起到引导甚至主导的作用,逐步培育市场,最终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自主创新体系。政府要努力为企业的重大科技创新提供必要的创新环境和制度环境,从供给、需求和制度保障几个方面上来促进国内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一方面,政府要设立产业研发基金,提供企业研发贷款;完善风险投资机制,保证企业研发投入,解决企业研发创新资金短缺,化解研发风险。另一方面,政府应提高对国内技术的采购率,对创新进行扶持和推动,解决新技术产品的市场需求问题。此外,政府应加大教育投资,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培养更多的专业技术人力资本,通过学习、消化、吸收、改良,从根本上提高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对外国技术外溢的吸收能力。

  (四)东部地区实现从外向型向开放型转变

  我国的东部地区应率先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改变经济增长对出口和FDI的过度依赖,通过优化产品进出口结构、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积极发展服务贸易、优化外贸空间布局等方式,实现开放型发展,成为全国从外向型向开放型体制转换的典范。此外,东部地区应打通与中西部地区的贸易联系和产业关联,实现国内的“跨省生产分享”,提升对中西部地区的带动作用。

  (五)中西部地区选择适宜产业,建立区域经济中心

  中西部地区要注重发挥农业资源、能源和劳动力方面的比较优势,积极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源密集型产业特色农业和能源、原材料工业基础产业,并适度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各省之间要加强合作,建立区域协调机制,促进区域经济中心的形成,促进要素向城市群的聚集,构建产业承接和中西部崛起的有效空间组织,加速中西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春媛.跨境生产分享与我国的“产中学”效应考察.对外经贸实务.2008年1期.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0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Gaoshan2013,方小莉,Lin,刘维燎.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跨境生产分享"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