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81个条目

网络去抑制效应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网络去抑制效应(Online disinhibition effect),也叫在线去抑制效应

目录

什么是网络去抑制效应

  网络去抑制效应是人们在网络上交流时特有的现象。 不同于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面对面的交流,人们在网络中感觉解放,变得更加肆无忌惮,并且更倾向于无视各种社会约束或社交禁忌。[1]也就是说,沟通者在网上会更诚实坦率地表达自我,他们变得不那么谨慎,也较少进行自我监控。

  精简的信息和异步回复为沟通者创造了一种环境,理论家称之为超人际沟通。虚拟世界里没有口臭、难看的疤痕或结结巴巴的回应,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常常会以超人际的速率发展。

  网络环境中的匿名技术和行为方式就会带来“去抑制效应”。

  这种特性的影响可能表现为两种方向:一是人们可能会利用它表现令人不快的举动或情绪,通常是辱骂他人或者实施网络欺负等行为;

  另一种情况是它可能让人们诚实而开放地面对某些个人问题,而这些问题在面对面的交流中是无法讨论的。

  由于去抑制性的影响,个体在网络中就可能发表一些较为奇怪和独特的言论、呈现出比较标新立异的装扮、分享独特见解或者经历,甚至分享自己的生活等。简单来说,就是网友们会在网络上说一些面对面不敢说的话,还有就是会做一些平常不会去做的事,表现出更多的攻击性、去个性化和高自我表露性。

网络去抑制效应的原因[2]

  1. 去个体化(De-individuation)

  理论去个体化的概念可以追溯到法国研究者Gustave Le Bon1895年的观点,他认为一个群体的成员身份会导致主体处于“淹没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对个体行为的一般约束消失了。Festinger认为,处在群体中的个体没有被个体化,“正如,作为一个组成员,个体的内在约束力会降低”。这一思路被Zimbardo进一步扩展,他认为,匿名、觉醒/唤起、感觉超负荷、精神药物(mind-altering drugs)以及自我关注的减少都会导致去个体化,从而使个体做出去抑制的、敌意的行为。Prentice-Dunn和Rogers提出,去个体化的产生源自两个因素的作用:“责任性线索”的减少(匿名或群体成员身份导致对他人反应的注意降低)和私我自我意识的降低(以及由此导致的自我管理减弱) 。

  一些CMC研究者认为,计算机交流的方式可能导致个体处于去个体化状态。如, Kiesler等提出,当一个CMC使用者处于匿名状态,那么他可能更关注手头的任务,而不是接受者或他们自己的内部准则,从而导致去个体化。Joinson发现即使当参与者处于非匿名状态时,互联网行为也具有去抑制的特点,这一发现说明,匿名是去个体化必要的前提,但并非是导致网络上的去抑制行为的一个关键因素。然而,这种认为一般的CMC使用者是被去个体化的观点已经遭到强烈的批评。 -Lea提出,去个体化理论认为CMC往往具有反规范特点,然而并非如此。CMC在从一个有效的社会身份延伸来的规范的控制下,仅仅有时是反规范的。也有研究者认为, CMC上的敌对行为是受到特定情境规范和约束,并非完全无约束,完全反规范。

  2. “社会线索的减少”(Reduced Social Cues,RSC)

  “社会线索的减少”理论认为网上去抑制行为的发生是由于CMC的方式、信息受限以及由此导致的交流中“社会线索”的减少。确定的是, CMC只有一个有限的范围,任何想使用视频会议的人都会发现,有限的范围减少了线索量及其使用率。依据RSC理论,“社会线索”的减少会导致社会规范和强制力的影响力减弱,;而这又会进一步导致反规范的以及不服管制行为。依据RSC理论,较低的社会和情境线索会导致:

  (1)注意力集中于任务而不是接受者。

  (2)由于地位线索和领导线索的缺乏,弱化了正常的等级/分级社会结构对人际交流的影响力。

  (3)由于匿名以及自我关注和他人关注的缺乏、自我管理水平的降低等因素的综合作用而导致去个体化

  RSC思路曾经因为将“社会性”排除在CMC之外而受到强烈的批评,;Spears和Lea总结了大量组极化研究,认为CMC在一定情境中与规范保持一致。依据RSC 理论,CMC中的社会的影响主要建立在信息交换的平衡上。网上人际关系的发展伴随着人际交流中的社会线索(即微笑、动作符号)以及类别线索(如在EOmail中的标题和签名中有有关性别、地点、职业的信息)的发展,这说明CMC并不缺乏“社会性”。

  3. 社会呈现度理论(Social Presence Theory)

  社会呈现度理论的创立者Short, Williams和Christie认为,不同的交流媒介传递不同水平的社会呈现度,Short等人认为,社会呈现度是“交流媒介的质量”。这就是说,社会呈现度既影响着交流者感知讨论的方式,同时也直接影响到交流的质量。CMC中社会呈现度的降低导致了个体对其他参与讨论的个体的注意减少。

  依据这个理论,CMC中的低社会呈现度导致了失去个性的交流。从而,使CMC成为“更不友好、更不具有情感性、更缺乏个性、更具商业性的交流”。Byrne在其关于网上人际关系的研究中指出,有研究已经报告了人际关系通过CMC得到发展的案例。确实,在实验室实验中对CMC使用者的交流时间加以限制,会促进商业性目的交流方式的使用,而非发展人际关系的交流。当CMC组被允许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讨论时,情感性信息的交换量增加了。

  4. 自我意识二因素论(Two-component self-awareness model)

  在CMC中的去抑制行为,是由于更高的而不是更低的自我关注。Duval和W icklund指出,有意注意能够直接指向环境(称为公众自我意识“public”selfOawareness)或指向自我(称为私我自我意识“p rivate”selfOawareness) 。公众自我意识是由使个体意识到可能被评价的情境或当他们在社交中处于特殊的一类时的情境引起的。私我自我意识是指当人们意识到他们内心的动机、态度、目标等,能够通过人们照镜子等事件引发。处于私我自我意识状态会导致个体通过其自身的目标、需要和准则来控制其行为。Matheson和Zanna认为,私我自我意识和公众自我意识是“相互独立的”,个体能够同时意识到“二者,其中一个或意识不到任何一方”。Matheson和Zanna认为,在CMC中,个体的私我自我意识增加,而公众自我意识有所降低。

  例如, Greist, Klein和VanCura报告当通过计算机进行采访时,病人报告了更多的症状和不良行为。也有研究者认为更高的自我暴露与更高的私我自我意识存在相关,这说明,计算机使用者体验着私我自我意识的增加。相比纸笔测验,当通过计算机沟通时,不论他们的匿名程度如何,人们的反应更不倾向于具有社会赞许性。这说明,私我自我意识的增加似乎与对评价的关注减少或公众自我意识的降低有关。为了检验这一观点, Matheson和Zanna通过比较27名通过计算机讨论一个议题的普通心理学学生和28名面对面讨论同一议题的学生的自我意识水平。他们发现,使用计算机进行沟通的学生报告了比面对面进行沟通的学生更高的私我自我意识和略微低的公众自我意识。这说明,当对自我表现的关注降低(较低的公众自我意识)时,自我管理以及对内心状态和标准的关注会加强(更高的私我自我意识) 。后来,此研究作者本人又提出了这一研究的两个重要缺点:

  • 第一,被试讨论时间仅仅有15分钟;
  • 第二,构成私我自我意识测验的两个项目缺乏内部一致性信度

  除此以外, CMC导致私我自我意识增强的观点还支持了使用CMC的个体不是去个体化,而是有一定自我管理水平的,其行为也与其内心深处的想法、态度和目标一致。这一观点引出了本节最终的理论思路———社会身份解释( SIDE)理论。

  5. 对去个体化效应的社会身份解释(Social Identity Explanation of Deindividuation Effects,SIDE)

  社会身份解释理论是对去个体化效应的新近解释理论,依据这一理论,前面提到的由Zimbardo报告的大多数去个体化效应都能够不借助去个体化得到解释。因为匿名而对自己的个体性关注的缺乏,往往会导致社会身份的激活而不是个人身份的激活。这会促使个体使用与突显的社会群体有关的规范来指导其行为。

  例如, Reicher报告了的一个关于组极化的研究中,群体成员身份的突显与否以及参与者的匿名性是被操纵的变量。群体极化是指一个群体的态度、看法在组讨论后,变得更加极端的倾向。Reicher推断,组突显和匿名性之间存在交互作用。换句话说,当被试是匿名的,而他们的群体成员身份是突显的,那么在组讨论后,其态度会出现更大的极化。这是因为,被试在使用群体规范来指导他们的行为。心理的群体成员身份和群体中的匿名性二者综合作用会加强行为与群体规范之间的一致性,而不是发生反规范的行为。但在CMC哈尔滨学院学报2007年中,相比对群体极化现象的解释, SIDE理论对于一般的去抑制的解释力还存在略多的困难。有研究表明,在计算机网络中的自我暴露主要集中在个人信息或社会非赞许信息上。Joinson发现,即使当个体处于非匿名状态时,寻求社会赞许的行为倾向仍然会减少。这说明,当他们的个人身份相对于其社会身份突显时,被试仍然是去抑制的。实际上, SIDE理论本身是旨在解释CMC中的群体极化效应而不是去抑制。此理论反对认为CMC具有反规范的行为特点的观点。

  CMC中的去抑制具有“flam ing”和过分地自我暴露两个特点,这说明, SIDE理论认为计算机网络中的行为是具有情境依赖性这一观点是正确的。但,当用户处于非匿名状态时,很多交流信息都是有关自我的,有时也存在去抑制行为特点,这表明,网络去抑制行为不总是由社会身份的激活引起的。

  社会身份解释理论(SIDE)认为人会有两种身份,一种称之为个人身份,而另外一种身份,则是社会身份。而我们在网络中,大部分都是匿名化的。因为匿名,会让我们对自己的个体性缺乏关注,从而导致我们社会身份的激活而不是个人身份的激活。在这种情况下,社会身份的激活会促使我们使用与凸显的社会群体有关的规范来指导行为。所以你会发现,所有的键盘侠,都有站队,他们有属于自己群体的言论。

参考文献

  1. UC.为什么键盘侠那么多?|网络去抑制效应.哟西心理,2019
  2. 王静,师家升,余秋梅.导致网络去抑制行为的原因理论综述[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7(07):20-24.

相关条目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8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Llyn,Tracy.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网络去抑制效应"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