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79个条目

用户分层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什么是用户分层[1]

  用户分层是根据不同用户的行为特征划分成不同的用户群,进而制定不同的产品运营策略来满足差异化运营的需求,从而充分发挥每个层级用户的价值,达成产品目标。在实际的应用中,用户分层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1、可以帮助产品经理和运营快速定位问题,找到后续可以根据问题做功能优化;

  2、提升产品用户效益,针对不同的用户合理分配有效的资源

  做用户分层前有几个必要条件:

  1、产品模块有一定的用户量,如果用户量样本不足会导致划分的颗粒度太粗。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2、产品模块需要在一定周期内收集用户行为习惯。看看用户在这个产品模块操作了什么;

  3、产品模块一定要做埋点。不做埋点,啥都分析不了,重点模块一定要做全量埋点(也就是用户每一步操作都埋下)。

用户分层的步骤[1]

  第一步:明确产品业务目标。

  做用户分层的目的就为了给产品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效果。最后输出的产品方案都是根据不同用户的划分来制定的,最终都是要服务于产品目标,目标是否达到作为衡量用户分层方案是否有效。 明晰产品目标之前,需要了解清楚项目历史背景和现状,防止方向出现问题。

  第二步:拆分用户行为轨迹。

  在梳理产品功能路径时,一定有一条理想的路径。同样达到产品目标的过程中,一定需要整理出用户的理想行为。通过第一期的任务积分模块,在一周的时间周期中,梳理出用户行为轨迹,看用户每一步怎么走的。

  第三步:找到分歧用户群。

  根据第二步做的用户操作埋点,聚焦到数据出现异常的地方,通过业务流程数据分析,看看这些异常能否进行优化,并且可以达到产品目标。 在任务积分模块中,首先整理新老用户进入模块数据,再看用户是否通过做对应的任务是否产生了积分,接着看产生了积分的用户是否领取了积分,最后看领取了积分的用户是否产生了消费。

  第四步:划分用户层级。

  (1)定义用户层

  通过上述的数据,产品经理和运营需要拆分几类用户群体,接着为这几类用户群体贴上“用户标签”。

  (2)量化指标分层

  当定义清楚用户群后,可以通过数据定量的方式来制定分层标准。量化一定是一个长期行为,不断地摄取数据会使得用户分层结果更精细。在任务积分模块中,在特征或分歧中的高活跃低产生、高产生低领取和高余额无消费等,这些都是定性描述,根据不同的产品可以制定不同的标准。

  第五步:制定产品策略

  经过第四步的定义用户层和量化指标分层两个维度已经确认了用户层级,这才只是开始。有了用户层级的划分,后续制定优化策略才是最重要的。这是产品精细化设计的过程。需要单独来看每个用户层级,基于此层级的用户痛点来做产品优化策略。

  第六步:验证产品策略方案。

  产品策略落地后,一定要去验证该策略是否有效,是否已经达到预期效果。看看每个层级的用户行为数据是否有所提升,设定的两个产品目标(用户活跃度和用户复购率)数据是否提升。后续再可以通过不同的产品策略做进一步的优化。

用户分层的目的[2]

  1、全面了解用户

  之所以要做用户分层,首当其冲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了解自己的用户。 就像老师只有知道学生的兴趣爱好、考试成绩才能知道怎么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培养。 而从商家/平台的角度来说,只有对用户的喜好、消费、习惯等清晰的了解,才知道如何做针对性的服务。

  2、差异化服务

  根据每个人的情况量身推送他可能喜欢的商品和内容,这样才能提到服务的准确性,提升用户的体验,也容易促成交易。当然,对于绝大多数平台来说,没有那么多数据和用户的支撑,想做到千人千面很难。但是我们依然可以对用户进行差异化的服务,比如你通过数据发现平台的用户特别喜欢食品相关的商品,那你就可以在首页设置一个食品的专区,方便这些用户浏览。再如你发现这些用户特别喜欢在晚上的8点之后购买食品,那你就可以设置一个”超值晚8点“或者叫”深夜食堂”的特价频道做促销。

  3、重点维护

  绝大多数行业都符合28定律,从客户价值的角度来说,20%的用户贡献了80%的收益,所以当我们对于自己的客户价值分析之后,要对那些有潜力的、长期贡献的客户做好一对一的尊享服务。

  在服务行业,无差别的服务是基础服务,但对于重点客户还要进行定制化,重点维护。 总的来说,之所以要做用户分层,我觉得用精细化运营这个词更合适,而不一笼统的运营。

用户分层的维度[1]

  因为每个行业、每个商家对于用户的关注角度不同,所以我们在进行用户分层的时候,也有很多筛选的条件。基于这些维度,能让我们对于用户的画像了解的更清晰。

  1、时长

  用户每天使用你的产品花多少时间,重度用户为什么喜欢,轻度用户为什么不喜欢?

  2、金额

  用户在你这里每个月、每年消费多少钱,为什么消费这么多?还有哪些用户没有消费。

  3、商品

  用户经常购买哪些商品,其他商品为什么不买?它又在哪里买?

  4、忠诚

  使用你产品超过一年、两年甚至更长时间的用户有多少?

  5、等级

  不同等级的用户有多少,最近是否有新增,什么方法能提升?

  6、频次

  用户每天使用你的产品几次,分别间隔多久

  7、功能

  用户经常使用哪一个功能,它的使用路径和功能是否可以优化。

  8、裂变

  有多少用户参与了分享,又为你带来了多少新客户,新客户的消费情况如何?

  9、信息

  用户个人的基础信息,比如性别、年龄、区域、职业这些也是一些辅助筛选的条件。

  10、私域

  这是村长基于当下的用户运营,认为最重要的一条的,那就是有多少用户是你的微信好友?

用户分层的三种模型[3]

  1、—维用户分层模型

  一维用户分层模型,基于一个最核心的维度进行用户分层,以一个维度去设计整个用户分层对应的口径。

  核心即是关键事件,围绕关键事件我们一般可以将用户分为五个层次。一维用户分层模型也大多成金字塔、漏斗、或者纺锥体形状。在一维用户分层模型里,用户从一层到另一层流动的过程一般都是线性的。从潜在用户、到新用户、到活跃用户、然后到成熟用户、再到衰退用户,是线性变化的过程。

  但有时会出现一种情况,经过一段时间的数据监测,会发现有一些用户中间没有经历过激活用户阶段,直接迅速从新用户跳转到成熟用户阶段。这时候就需要我们重新审视用户分层的口径是否合适。

  2、二维用户分层模型

  二维用户分层模型基于两个核心维度进行用户分层,最常用的就是四象限模型。相比一维用户分层模型,二维用户分层模型有一个优势。即分层后的用户会落到不同的象 限里,我们就能非常清晰地知道整个运营的重点,即把其他象限的用户往高维度的两个方向迁移。

  3、三维用户分层模型

  三维用户分层模型基于三个核心维度进行用户分层。相比一维、二维用户分层模型都更复杂一些,最常见就是RFM模型。

参考文献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0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YamyHuang.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用户分层"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