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期性失业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周期性失业(Cyclical unemployment)
目录 |
周期性失业又称为总需求不足的失业,是由于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短期失业,它一般出现在经济周期的萧条阶段。这种失业与经济中周期性波动是一致的。在复苏和繁荣阶段,各厂商争先扩充生产,就业人数普遍增加。在衰退和谷底阶段,由于社会需求不足,前景暗淡,各厂商又纷纷压缩生产,大量裁减雇员,形成令人头疼的失业大军。
周期性失业的原因主要是整体经济水平的衰退;由于它是可以避免的,因而周期性失业也是人们最不想看见的。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的失业就完全属于周期性失业。每一个工人都从事着他们一直从事的工作,因此不存在摩擦性失业。与人们更倾向于手持货币而不是消费、企业被迫削减产出导致的失业相比,结构性失业同样极不明显。
与结构性失业、摩擦性失业等失业状况不同,周期性失业的失业人口众多且分布广泛,是经济发展最严峻的局面,通常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有所恢复。在中国经济仍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中,中国目前及未来几十年出现严重经济衰退和周期性失业的机率很低。
(1)凯恩斯的解释
凯恩斯认为,就业水平取决于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在短期内取决于总需求。当总需求不足,国内生产总值达不到充分就业水平时,这种失业就必然产生。凯恩斯用缺口紧缩性的概念来解释这种失业的原因。紧缩性缺口指实际总需求小于充分就业总需求时,实际总需求与充分就业总需求之间的差额。
凯恩斯把总需求分为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他认为,决定消费需求的因素是国内生产总值水平与边际消费倾向,决定投资需求的是预期的未来利润率(即资本边际效率)与利率水平。在国内生产总值既定的情况下,消费需求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由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因而消费需求不足。投资是为了获得最大纯利润,而这一利润取决于投资预期的利润率(即资本边际效率)与为了投资而贷款时所支付的利息率。凯恩斯用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说明了预期的利润率是下降的,又说明了由于货币需求(即心理上的流动偏好)的存在,利息率的下降有一定的限度,这样预期利润率与利息率越来越接近,投资需求也是不足的。消费需求的不足与投资需求的不足造成了总需求的不足,从而引起了非自愿失业,即周期性失业的存在。
(2)总需求—总供给模型说明
根据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的分析,当实现了宏观经济均衡时,存在三种状态:充分就业均衡、小于充分就业均衡,以及大于充分就业均衡。引起周期性失业的正是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
周期性失业人员的职业指导
既然周期性失业是由总需求不足造成的,那么解决这类失业主要就得靠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了。一般情况下政府只有采用扩大购买的积极财政政策,才能刺激有效需求扩大就业(凯恩斯主义),伴随而来的可能就是通货膨胀。“反失业比反通货膨胀更能体现人类关怀”。从这个意义上说,职业指导还应该增加这样一项内容,即解释宏观经济政策,指导人们提高对通货膨胀的心理承受能力。当然,对这种失业情况的职业指导,还是以指导参加培训、指导求职者参加适合的 “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项目为主,这时职业指导本身就是培训,就是人力资本的投资。
希望加上应对周期性失业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