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77个条目

双性竞争优势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什么是双性竞争优势

  双性竞争优势是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提出的理论。他认为,具有双性气质,即男性气质中有女性特征或女性气质中有男性特征的人,无论男性或女性,都比普通人更容易在社会上立足。

双性竞争优势的背景

  时下中国选秀节目中出现的“伪娘”现象,引起社会热议。其实,“伪娘”一词由来已久,只是其传播和影响一直存在于小众之中。

  现在,“伪娘”走进大众视野,引发公众的审美革命,成为中国国内日渐衰败的选秀节目的救命稻草。实际上,国内刮起的“伪娘”之风并不是首创,“伪娘”在国外的选秀节目中早已司空见惯,在国外的影视剧中也常有出现。

  红遍全球的歌唱选秀节目《美国偶像》,就最擅长炒作这一类型的话题。现在,这股变装易性的潮流颇有些蔓延全球的趋势,在日本、韩国都有类似的选秀节目出现。

双性竞争优势的观点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荣格曾经提出了“双性竞争优势”理论。他认为,具有双性气质,即男性气质中有女性特征或女性气质中有男性特征的人,无论男性或女性,都比普通人更容易在社会上立足。

  心理学家罗西在1964 年提出了双性化的概念,他认为人身上既可能有男性化特征,也可能有女性化特征,当男性化特征高时称为男性化型个体,女性化特征较多称为女性化型个体。如果男性化特征和女性化特征在一个人身上都表现得较多时,就称为双性化个体;而当男性化特征和女性化特征表现得都比较少时称为未分化个体。

  心理学家贝姆则认为,双性化的人适应能力强,并能在各种情景中取得成功。她充分看到了双性化的价值,认为在将来会有一天,双性化的人将成为心理健康的标准。

  美国心理学家曾对两千余名儿童作过调查,结果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过于男性化的男孩和过于女性化的女孩,其智力、体力和性格的发展一般较为片面,智商、情商均较低,具体表现为:综合学习成绩不理想(特别是偏科现象严重),缺乏想像力和创造力,遇到问题时要么缺少主见,要么固执己见,同时难以灵活自如地应付环境。

  相反,那些兼有温柔、细致等气质的男孩,兼有刚强、勇敢等气质的女孩,却大多智力、体力和性格发展全面,文理科成绩均较好,往往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喜爱。成年后,兼有“两性之长”的男女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里,更能占据优势地位。

双性竞争优势的教育

  “双性化”教育是一种家庭教育新理念。研究者认为,在教育幼儿时,过于严格、绝对的性别定型(即男孩只培养其粗犷、刚强等男性气质,女孩只培养其温柔、细致等女性特点),只会限制他们智力、个性健康全面的发展,进而可能令男孩过于粗犷、勇猛而缺少平和、细腻气质,无法学会关心体贴他人及拥有细腻的情感世界;令女孩过于柔弱、内敛而缺少勇气、自立精神,缺乏竞争心及刚强的心理素质,最终在社会适应、情绪调控、压力化解以及处理包括家庭在内的各种人际关系上,都劣于那些“双性化”的男女。

  1、鼓励孩子向异性学习;

  2、增加男女孩子接触的机会;

  3、不宜将性别特征区分过清;

  4、顺其自然;

  5、避免走极端。

  双性化者尽管专业、家庭背景不同,但确实具有一些共同的心理特征,即较强的责任感、自信心、广泛的兴趣和健康的心理。

  但是“双性竞争优势”这个理论,放到当下选秀的此类现象中,却好像并不能完全说明问题。虽然这种“易性”也给他们的竞争带来了优势,但是这种“易性竞争”优势,并非人格上的,而仅仅是短暂的噱头效应。他们不像波普文化、嬉皮士运动等具有反叛色彩,甚至连基本的文化诉求都没有,有的只是商业味道浓厚的顺从意味。

  但是,从这些对双性化人格优势反思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启示是:培养女性具有某些男性化特质(即男性的长处),赋予女性化的特质以价值,是培养双性化人格和消除性别图式的重要途径。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1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LuyinT.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双性竞争优势"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