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er:三一重工楊帆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為關心企業的發展 就如何提高產能問題發表小小的看法 產能是一個企業在一定的時間段的產出能力,出產品的數量。但是一個企業的 產能不可能是無限的,工人再多,機器再先進,工藝再合理,管理再到位,公司產能還是有一個底線。因為這些因素都有底線的。而要不增加設備的情況下提高產能,則要提高的是生產效率和作業效率。提高生產效率則要從組織流程來考慮改善,[例如 大幅度減少生產浪費現象 如時間 人員 材料 機器等]在原由的機器設備估算它最大的負荷能力,再儘量利用人員的負荷能量,這樣才能達到目標。 其次提高產能不是提高勞動強度,不是延長勞動時間,而是提高勞動生產率。而提高勞動生產率靠的也確實是技術的創新,工藝的改進,採用合適的設備工具,改進工作環境等等[比如說手動工具上 螺絲改為電動或者是氣動的,再比方說冬天車間氣溫太低員工都冷得伸不出手來 做事自然慢,增加車間取暖,溫度適宜人體在正常情況下才能發揮正常的能力]。 為提高生產效率還要從“人 機 料 法 環 ”進行調查,再制定措施。 1首先談“人”,人是企業的根本,特別是高層人員意識要強,其次是對人員在安全生產中培訓他們的技巧,合理的利用人力資源,不讓員工死做。什麼樣的工作適合什麼樣的人去做,什麼樣的事安排多少人去做都應該有所考慮。 2其次談“機”,俗話說“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機器設備的保養 維護妥當 有無按計劃執行 故障是否能及時解決是提高生產效率的基本保障。 3再談到“料” 是說整個企業的物流。一會缺料,一會不良品多,誰來做生產都煩。工序上的材料放置位置要方便操作者的作業,就近 就輕便的原則。還有保證材料質量的加緊,儘量避免返工。 第4點“法” 生產線的平衡達到一個什麼樣的水準70%? 80%?如果有90%就不錯了,工序見的銜接是否妥當 每個操作是否讓操作者方便快捷?生產計劃的合理安排最好在一個月的產品在一次連續生產中完成,不要成天換產品生產。 最後說到“環” 好的環境,人自然有好的心情,好心情做事情自然也利索了,犯錯的機會減少從而降低了返工率 產量和效率密不可分,但同時又是兩種不同的概念。產量可以利用加班 加人 嘉獎來完成,效率卻是管理者水平高低的體現,提高產能就要降低瓶頸時間,這樣就要將工位進行拆分,就必須增加人員 而佳人又會提高人力成本 在所有不增加的前提下提高產能就會造成人員流失,精益生產的思想是消除浪費而不是造成人員混亂不安,否則這樣就失去意義了。 全面推行精益生產模式,提高生產運作效率及效益,減少運作成本,改善工作環境,提高企業工序的瓶頸口,採用參與式人性化管理模式,實用企業文化,提升員工的歸屬感,適當的調正薪資結構,強化激勵性報酬的收入結構,使員工感到公司的關心,尊重,從而感到安全 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