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766个条目

農村電子商務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農村電子商務

  農村電子商務,通過網路平臺嫁接各種服務於農村的資源,拓展農村信息服務業務、服務領域,使之兼而成為遍佈縣、鎮、村的三農信息服務站。作為農村電子商務平臺的實體終端直接扎根於農村服務於三農,真正使三農服務落地,使農民成為平臺的最大受益者。

  2015年10月14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完善農村及偏遠地區寬頻電信普遍服務補償機制,縮小城鄉數字鴻溝;部署加快發展農村電商,通過壯大新業態促消費惠民生;確定促進快遞業發展的措施,培育現代服務業新增長點。

  農村電子商務平臺配合密集的鄉村連鎖網點,以數字化、信息化的手段、通過集約化管理、市場化運作、成體系的跨區域跨行業聯合,構築緊湊而有序的商業聯合體,降低農村商業成本、擴大農村商業領域、使農民成為平臺的最大獲利者,使商家獲得新的利潤增長。

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空間

編輯

  按照商務部日前發佈的《2012中國電子商務報告》,截至2012年底,正常經營的註冊地在農村(含縣)的網店數量為163.26萬個,其中註冊地在村鎮的為59.57萬個。

  2016年2月17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與阿裡巴巴集團在京簽署結合返鄉創業試點發展農村電商戰略合作協議。未來三年,雙方將共同支持300餘試點縣(市、區)結合返鄉創業試點發展農村電商。

  根據協議,未來三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將加強統籌規劃、綜合協調,不斷改善試點地區創業環境,並組織試點地區對接阿裡巴巴。阿裡巴巴則提供包括農村淘寶在內的農村電商項目落地支持,對接試點地區,實現項目落地生根。對於國家級貧困縣,阿裡巴巴將結合當地實際情況輔以重點資源傾斜。

  協議約定,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整合資源,推動、引導試點地區先行與阿裡巴巴農村淘寶項目合作。同時,鼓勵試點地區開展針對政府相關服務人員、農村淘寶合伙人、淘幫手等農村電商服務體系參與人員的培訓活動,做好宣傳引導等相關工作。

  另據介紹,此次合作一方面助力試點地區發展農村電商,另一方面還能通過發展農村電商進一步吸納更多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就業。屆時,隨著生態鏈和生態圈的發展,將會吸納更多人員返鄉創業就業。

農村電子商務背景

  2012年互聯網方面“兩會”代表的提案,多數與電子商務行業的發展及前景關係密切。某權威機構整理了今年兩會代表涉及到電子商務的提案併進行了部分解讀。

  一、《關於規範電子商務市場秩序 完善相關法律制度的提案》 提案人:全國政協委員、蘇寧電器董事長 張近東

  主要內容:誠信問題是我國電子商務發展的最大障礙;我國電商的供應鏈、運輸鏈、信息鏈、服務鏈等配套環節還很不完善,支撐電子商務快速發展的各大平臺亟待健全。張近東建議政府重點培育一批傳統的大型流通企業自建的專業電子商務平臺,推進大型流通企業電子商務經營向縱深發展,形成技術改進、體系升級、價值創造和資本吸引的良性迴圈。

  二、《關於制定<電子支付法>促進電子商務健康發展的提案》 提案人: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移動廣東公司總經理 徐龍

  主要內容:電子支付具有傳統支付手段不可比擬的優點,但也存在交易誠信度不夠高、交易安全性不夠強、法律保護度不夠廣、競爭秩序性不夠嚴、反洗錢意識不夠濃等問題。徐龍建議,加快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支付法》,從立法宗旨、適用範圍、基本原則、電子支付定義、電子支付類型、監管部門、電子支付主體、電子支付審批與認證等方面做出明確規定,規範電子支付活動,促進我國電子商務產業健康有序發展。

農村電子商務服務

  農村電子商務服務包含網上農貿市場、數字農家樂、特色旅游、特色經濟和招商引資等內容。

  (1)網上農貿市場。迅速傳遞農林漁牧業供求信息,幫助外商出入屬地市場和屬地農民開拓國內市場、走向國際市場。進行農產品市場行情和動態快遞、商業機會撮合、產品信息發佈等內容。

  (2)特色旅游。依托當地旅游資源,通過宣傳推介來擴大對外知名度和影響力。從而全方位介紹屬地旅游線路和旅游特色產品及企業等信息,發展屬地旅游經濟。

  (3)特色經濟。通過宣傳、介紹各個地區的特色經濟、特色產業和相關的名優企業、產品等,擴大產品銷售通路,加快地區特色經濟、名優企業的迅猛發展。

  (4)數字農家樂。為屬地的農家樂(有地方風情的各種餐飲娛樂設施或單元)提供網上展示和宣傳的渠道。通過運用地理信息系統技術,製作全市農家樂分佈情況的電子地圖,同時採集農家樂基本信息,使其風景、飲食、娛樂等各方面的特色盡在其中,一目瞭然。既方便城市百姓的出行,又讓農家樂獲得廣泛的客源,實現城市與農村的互動,促進當地農民增收。

  (5)招商引資。搭建各級政府部門招商引資平臺,介紹政府規劃發展的開發區、生產基地、投資環境和招商信息,更好的吸引投資者到各地區進行投資生產經營活動。

  2015年10月14日國務院常務會議認為,通過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發揮市場機製作用,加快農村電商發展,把實體店與電商有機結合,使實體經濟與互聯網產生疊加效應,有利於促消費、擴內需,推動農業升級、農村發展、農民增收。為此,一要擴大電商在農業農村的應用。鼓勵社會資本、供銷社等各類主體建設涉農電商平臺,拓寬農產品、民俗產品、鄉村旅游等市場,在促進工業品下鄉的同時為農產品進城拓展更大空間。優先在革命老區、貧困地區開展電商進農村綜合示範,增加就業和增收渠道,推動扶貧開發。二要改善農村電商發展環境。完善交通、信息、產地集配、冷鏈等相關設施,鼓勵農村商貿企業建設配送中心,發展第三方配送等,提高流通效率。三要營造良好網路消費環境,嚴打網上銷售假冒偽劣商品等違法行為。大力培養農村電商人才,鼓勵通過網路創業就業。四要加大農村電商政策扶持。對符合條件的給予擔保貸款及貼息。鼓勵金融機構創新網上支付、供應鏈貸款等產品,簡化小額短期貸款手續,加大對電商創業的信貸支持。讓億萬農民通過“觸網”走上“雙創”新舞臺。

中國農村電商消費市場情況

  一、農村電商消費人群特點

  1.網購人群偏年輕

  首先在這個市場裡面最重要的特點就是年輕,他要比城裡頭的城鎮的網購的人群顯得年齡更加年輕,其中主力的消費人群是20-29歲,占了32%。農村30歲以上網民的占比是低於城鎮的,所以其實在農村市場里,恐怕是一些更年輕的人會來接受這個市場,所以隨著新的一代人在農村的消費的呈現,可能隨著他未來五年或者十年他長大,這個主力的消費人群在農村市場比城鎮裡頭來得更加有力量。

  2.農村手機上網占比高達84.6%

  農村手機上網占比高達84.6%,高出城鎮的5個百分點。這是很有意思的一個現象。PC互聯網時代是城鎮的網購市場的高成長時代,但是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由於手機的方便性和低成本,使得農村網購市場反而是高增長的市場。

  3.農村居民網購目的不是買便宜

  分析一下網購消費者的需求特征我們發現,他們買的東西主要是日常開支、生產資料和日用品/家電/服裝等,對服務的需求主要是社保、資金的轉存或者水電煤的繳費。調查發現,大部分的村民現在只購買日常買不到的商品,所以可能淘寶這樣的一個生態體系,提供給這些村民的最大價值是買那些買不到的,而不是買便宜的。村民每年網購消費的金額是預計500-2000元不等的情況。農村的居民對網購商品模式的接受度也達到了84.4%。

  二、為什麼農民會喜歡網購

  1.價格優勢/物流便利

  首先我們發現網購有他先天的優勢,就是價格的優勢。價格的優勢是在於說,整個通過網路的方式,使得中間的環節擠出以後,包括這個信息的配對以後,匹配更好以後帶來了更低的成本和價值。另外商品的豐富性,就是數以億計淘寶的商品使得他跟北京、上海、深圳、廣州這些一線城市的消費環境趨同,一個村民跟一個市民是同等的,他同樣都可以買到這樣的產品,只是說他的物流時間會比別人多一兩天甚至三四天。第三個網購具有直接快遞送貨上門,省得你開車到超市買產品的路徑。這些會帶來的便利性會使農民更依賴網購。

  2.更多的品類選擇

  我們稍微分析一下農村市場的銷售渠道我們會發現,我們有小賣部,我們有農村的供銷社,我們有辦集會或者廟會這樣的市場,我們還有縣裡的商城,到臨近的大中城市進行購買,但是不管哪一種銷售渠道來看,我們都會發現他的優勢和劣勢,那麼這些優勢和劣勢的背後,比如:小賣部供銷社購買很方便,但是選擇的貨品很小,每一個小賣店貨品就那麼多,無法跟上億計的商品比較。農村的集會或者廟會基本上每周有一次,廟會是一年半年有一次,不可能天天有。鄉鎮和縣城的商場就要比村或者供銷社這種級別的貨品會多一些,但是有一個交通的問題,要進城去。如果到大城市更要付出交通的費用,這些時間和交通的成本來比較網購的話,可能網購會帶來一個超越這些線下的你要搬運物體和物理的身體進行購物的空間上的優勢。

  所以網購普遍會帶來對農村傳統購物的典型特征的衝擊,傳統的購物價格偏高,選擇的品類範圍小,網購恰恰相反,他能夠去尋找更好的價格的優勢,可以做更多的品類的選擇,同時產品的質量可以獲得更好的產品服務質量。這是我們比較消費渠道和購物渠道得出的結論。

  三、探索農村消費增長的原因

  1.農村基礎設施的改善

  農村基礎設施的改善,可能是帶來農村電商消費增長的一個很重要的前提。我們看到,在今天由PC轉手機的時候,手機端的購買門檻和成本大大的降低,這使得更多的消費者,包括農村的消費者有機會來投資客戶終端的基礎設施。所以我們也理解成,這個由消費者自己購買的手機,其實也可以看作整個基礎設施體系的一部分。與基礎運營商投資的共同構成了整個基礎設施體系。

  首先,互聯網的普及率會提升。我們看到從2008年到2013年,互聯網普及率從11.6%提升到了27.5%。所以在未來的三年或者五年,在社會各界以及在政府營運商更多的投入下,我們覺得互聯網普及率會進一步得到提高,所以基礎設施的改善是有利於整個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

  其次,優化農村物流狀況。農村的物流狀況也會得到進一步的改善,隨著市場不斷的成長和發展的話,這樣的物流體系也會慢慢的得到一個優化,也就是上午周其仁老師講的隨著購物規模的擴張,他達到一個臨界點以後,會引動這些物流企業物流服務進一步提升他的能力。

  2.農村網商帶動電商消費

  農村網商數量龐大,帶動農村電商消費。農村的網商是賣東西的,他們是最早接觸互聯網,或者說互聯網購物的。我們統計發現農村的賣家數量已經接近48萬家,這些賣家首先也是一個買家,他們也在買東西,他們也在做買東西的示範和榜樣。

  同時我們發現淘寶村的存在,淘寶村不斷的興起和發展,是帶動消費的一個具體點和很大的增長點,所以我們基於淘寶村的微研究報告中發現,淘寶村的購物比例遠遠高過那些非淘寶村。

  從淘寶村的消費能力我們發現,比方沙集鎮為例,淘寶村的訂單達到7.8萬筆,所以當他是一個很好的賣家的時候,同時他又是一個很好的買家,我們看到了農村的網商群體帶動消費的潛力在越來越放大。

  此外,我們發現那些進城農民,他們在大城市裡頭得到更多的見識,同時也在大城市裡面得到了網購的經驗。那這些人再回到農村的時候,他們也在帶動農村的網購的消費。清華大學的一個統計發現,新生代的農民工10%以上的收入是來購買服飾的,並且是以購買網購的東西為主的。王小幫,9月19日去美國敲鐘的一個網商,他就是一個農民工然後回家做網商做的非常好。

  3.平臺拉動農村消費市場

  電子商務的平臺整體上在拉動農村的這樣一個網路的消費市場。到處刷牆的這些電商網路平臺,淘寶也好,噹噹也好,都在推這個市場,所以這些都會構成下一步促進整個農村網購消費市場一個巨大的驅動力。

加快發展農村電子商務的對策

  (一)加快信息基礎設施建設

  政府應給予廣泛而有力的引導和支持,加大農村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利用互聯網、移動通信、廣播電視、電話等多種通訊手段,建立起覆蓋郊區縣、鄉鎮、村的農村信息網路。建立各級信息咨詢服務機構,引導和培訓農民使用各類信息設施,掌握電子商務的各項技能。

  (二)建設高質量的農村電子商務的平臺

  建設農村電子商務平臺,為農業產業化提供大量的多元化信息服務,為農業生產者、經營者、管理者提供及時、準確、完整的農業產業化的資源、市場、生產、政策法規、實用科技、人才、減災防災等信息;同時,為企業和農戶提供網上交易的平臺,支持B2B、B2C、C2C等多種交易模式,降低企業和農戶從事電子商務的資金門檻,培育、扶持農村電子商務企業。

  (三)建立農村信息服務體系

  應逐步建立農村信息服務體系,為農村電子商務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和完整的產業鏈。

  開展農村信息化知識培訓,培養信息人才

  應充分利用電腦網路的優勢,結合其它通訊手段,大力實施遠程教育,不斷提高勞動者素質,強化農民信息意識,培養高素質的新型農民。另外,還應把懂業務的各種專業人才充實到農村信息化隊伍中來,形成一支結構合理、素質良好的為農村提供信息服務的隊伍。

  未來農產品發展標準

  所有農產品生產和消費都有一個怪現象,越是偏遠的地方環境越好,產品質量越天然越有保障,而且越便宜, “好產品、賣不出、價格低”成了農民的心頭痛,信息不對稱造成農民的利潤低,打擊農民種養積極性;然而越是在大城市,種養環境越糟糕,產品反而越貴,卻恰恰沒有很好的質量保障。“找不到、買不了、不敢吃。”成了農產品消費的三個困局。傳統農產品要走出農村走進城市還必需先解決規範生產、營銷平臺、商品流通、信譽溯源這幾個痛點。

  五良生態農業服務體系中五良的定義為:良種、良肥、良田、良品、良心。

  並把五良詮釋為有良種、用良肥、變良田、出良品、講良心,形成一個生態農業產業鏈。

  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駐華系統發佈的《推動中國食品安全》報告,對中國食品安全形勢進行了分析,並從食品安全立法、食品安全管理、檢查和執法、監測監督、信息溝通等幾個方面,對中國改善食品安全提出了建議。新時期中國農業的發展迫切需要一套行之有效並廣大認可的農業生產管理與產品品質認證體系。五良生態農業體系的推出正逢其時,該體系中的五良標準細分如下:

  良種:種子及種苗健康無毒、抗病蟲害、易種易管、有高產基因。

  良肥:肥料(包括農藥)高效、低毒、安全、環保、無殘留、多功能。

  良田:有害物質含量低、有機質含量高,土壤生態健康平衡。

  良品:綠色有機、營養美味、健康優質、安全放心。

  良心:遵循以上四點行為準則從事農業活動的新農人職業道德規範。

  根據不同農作物產品,每一個單一項目都有細化的標準和規定,中南農科所專家、高級農藝師陳記強表示,五良生態農業服務體系是打造現代生態農業產業鏈的新型標準,包括種子、種苗、肥料、農藥、農田、農產品和新農人職業道德等因素在內,結合農業生產中各生產資料、生長階段、各種技術、法規、標準而形成的新型生態農業服務體系,通過標準管理及規範生產,並建立產品溯源系統查詢平臺,以保證食品的安全,擴大消費者對農產品的品牌認知度。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12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刘维燎,Tracy,陈cc.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農村電子商務"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