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人际关系取向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基本人际关系取向(Fundamental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Orientation, FIRO)
目录 |
基本人际关系取向由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舒兹(William Schutz)于1958年创建的一种人际关系理论。该理论主要解释小型组群的底层人际关系,其基于分析人们在组群交往中追求的主要三种人际关系需求:爱(affection/openness)、归属(inclusion)和控制(control)。舒兹展开了一系列名为FIRO-B的测量方式,包括六类、九项的问答。该理论可用于测量和控制组织成员如何感受爱、归属和控制,或如何能够在组织中获取其他成员的回馈。
这些分类通过在社会化、领导力和责任感、个人亲密交往等领域测量个体的人际交往能力。基于这种理论,FIRO-B通过三类行为测量,其中每类再分两项:表达(expressed)和需求(wanted),分别为一个人向他人表达某类行为,和希望他人向其表达某类行为。舒兹相信FIRO-B并非是一个固定不变的分析方法,但并不鼓励类型学的解释。但是四种气质仍然被运用到FIRO-B的解释中,并导致五种气质(Five Temperaments)的理论诞生。
舒兹主张外部行为在爱、归属和控制的影响能够通过FIRO-B的成绩反应出来。对于每个领域的人际需求分为以下三种:(1)缺乏的;(2)过度的;(3)理想的。缺乏是指个体没有尝试直接的人际需求;过度则暗示个体过度频繁地试图满足需求;理想则指需求的满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