遮光剂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
遮光剂是指一种可以吸收紫外线和防止紫外线穿透皮肤的化学合成剂,能有效防止紫外线对皮肤的损伤。根据吸收光谱的不同分为中波紫外线、长波紫外线和广谱紫外线遮光剂。遮光剂一般无色。
遮光剂的种类[1]
- 化学吸收型:
对氨基苯甲酸(PABA)及其衍生物:这类物质能在30分钟至2小时内透入皮肤角质层,因此作用持久、耐水洗。它对UVB相当有效,但对UVA无效。辛基二甲基PABA酯对皮肤的刺激性较PABA小, 同时由于水溶性减小,附着力提高。
水杨酸酯:为较弱的UV吸收剂,主要与其它吸收剂联用。
氨茴酸酯;对UVB的吸收弱,主要吸收34Onm附近的UVA。一般与UVB吸收剂联用以获得广谱防护。此类物质目前在英国遮光剂产品中不常应用。
肉桂酸酯:由于这类物质不能附着在皮肤角质层上,易在游泳或排汗时洗去,其作用大小主要取决于基质的附着力。常用其对一甲氧基酯。
二苯甲酮:主要吸收UVB,对UVA也部分吸收。高浓度时可防护UVC。樟脑衍生物:主要防护UVB。
其它:2-苯基-苯并眯唑-5-磺酸,2-苯基-5-甲基一苯并嗯唑,3、4-二甲氧基苯基
二羟醋酸钠;二棓酰三油酸酯及双苄连氮都是有效的UVB遮光剂。
- UV分散型:有二氧化钛、氧化锌等。
遮光剂的发展前景[1]
第一个遮光剂商品为含肉桂酸苄酯和水杨酸苄酯的复方乳剂,于1928年在美国上市,以后不断有新的产品问世,尽管距今已过去了六十多年,仍有几个问题一直未能很好解决,有待于人们去克服。
1.降低化学吸收型遮光剂的光敏性,提高其对UVA的防护能力
大多数化学吸收型遮光剂吸收光能后,转变为激发态, 它们在皮肤外层不均匀地分散其能量。如果它们渗入皮肤较深, 这些活性高的遮光剂就会将能量传给DNA分子或产生反应活性很高的细胞毒素氧,对自我修复能力低下的人可最终导致成瘤。
现有的遮光剂大多能有效地防护致癌性很强的UVB,而让UVA透入。UVA穿过表皮层, 严重损伤黑素细胞、成纤维细胞和胶原组织。动物实验表明, 经UVA和UVB同时照射后,再单独使用UVA 照射,鳞状细胞癌的发病率显著增加, 对日光浴者而言,间歇性使用UVB遮光剂,正好与上述实验条件类同。
因此,如果不尽快研制出更好的产品,长期使用现有的遮光剂,可能达不到预期效果。
2.提高UV分散型遮光剂的实用性
UV分散遮光剂对UVA、UVB都有防护能力。由于它还能反射可见光,难于制成可用于化妆的制剂成品。为此, 开发了微粉型产品,如微粉型二氧化钛,但同时也降低了它对UVA的防护能力。这是因为粒经越小,粒子所反射的光的波长也越短。
UV分散型遮光剂成品中的二氧化钛微粒还容易聚结而析出,如前所述, 这样它反射的可见光部份增多,而对UV光的分散能力下降。有的厂家将不同粒径的二氧化钛混合而得到对UVA和UVB防护能力较均衡实用性强的成品,确是一种可行的办法。
3.提高对UVC的防护能力
近年来皮肤癌发病率大幅度上升, 一部分原因是由于人们户外活动的时间增加, 另一个更主要的原因是臭氧层受到破坏, 变薄并出现漏洞,使致癌性在UV光中最强的UVC越来越多地抵达地面,照射到人体表面,目前还没有有效的UVC防护剂,可它的问世是必然的。
我国虽然由于所处地理环境不同,UV辐射不如其它国家严重,但众多的人口本身就是一个潜在的巨大市场,希望这种新型药用品能尽快生产并得到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