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区域优势理论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
美国金融学家罗伯特·Z·阿利伯(Robert Z.Aliber)在1970年和1971年分别发表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和《多元通货世界中的跨国企业》两篇论文中,把对外直接投资视为资产在各个通货区域之间流动的一种货币现象,提出了“通货区域优势理论”。
阿利伯认为,由于并不存在一个完全自由的世界货币市场,因而货币市场是不完善的,而是存在若干通货区域。各种货币的地位强弱不同,币值的稳定性也各异。如果一个公司所在国的货币“坚挺”,这个公司的资产就会在金融市场上获得较高的价格,因此该公司具有货币区域的优势。以不同国家的货币定值的资产,其收益率各异。收益率的差别,既反映了汇率的可预期变化,也反映了对汇率变化不确定的补偿。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虽然瓦解了,但美元仍是国际储备货币,因此美元通货区的跨国公司拥有强币的优势。
根据通货区域优势理论,对外直接投资的流向是与货币优势的变化趋势相吻合的。阿利伯的这一理论解释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大致流向:最初是美国大量的对外直接投资,紧接着是德、日两国对外投资的扩张,然后在70年代至80年代初,出现欧洲跨国公司大量进入美国的情况。
但是,这一理论难以说明不同货币区域之间的双向投资现象,也难以解释弱币区仍有大量对外直接投资这一事实,更何况随着国际金融市场的一体化,世界通货区日益趋于同质,独立的通货区已不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