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奖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诺贝尔奖(Nobel Prize)
目录 |
诺贝尔奖(Nobel Prize)是根据瑞典化学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遗嘱所设立的奖项。诺贝尔是炸药的发明者,因此也获得了巨大的财富。但他对自己的发明用于破坏感到震惊,于1895年11月27日在法国巴黎的瑞典-挪威人俱乐部上立下遗嘱,用其遗产中的920万美元成立一个基金会,将基金所产生的利息每年奖给在前一年中为人类作出杰出贡献的人,以表彰那些对社会做出卓越贡献,或做出杰出研究、发明以及实验的人士。
诺贝尔一生没有结婚所以没有妻子、儿女,死前连亲兄弟也去世了。但他发明了炸药,取得了众多的科研成果,成功地开办了许多工厂,积聚了巨大的财富。在即将辞世之际,诺贝尔立下了遗嘱:“请将我的财产变做基金,每年用这个基金的利息作为奖金,奖励那些在前一年为人类做出卓越贡献的人。”根据他的这个遗嘱,从1901年开始,具有国际性的诺贝尔奖创立了。诺贝尔在遗嘱中还写道:
把奖金分为5份:
- 奖给在物理学方面有最重要发现或发明的人;
- 奖给在化学方面有最重要发现或新改进的人;
- 奖给在生理学和医学方面有最重要发现的人;
- 奖给在文学方面表现出了理想主义的倾向并有最优秀作品的人;
- 奖给为国与国之间的友好、废除使用武力与贡献的人。
为此,诺贝尔分设了5个奖。
1969年,诺贝尔基金會新设了第6个奖——诺贝尔经济学奖。
12月10日即诺贝尔逝世5周年时,诺贝尔奖第一次在原皇家音乐学院颁发了文学、物理、化学和生理学或医学奖。从1902年起,诺贝尔奖每年由瑞典国王亲自颁发。一开始,当时的瑞典国王奥斯卡二世并不同意将此全国大奖颁发给外国人,但后来意识到该奖金对于这个国家的公共价值,他改变了主意。
诺贝尔奖于每年12月10日,诺贝尔逝世那天,举行正式的颁奖典礼。但是奖金获得者名单通常在当年的10月份就由不同的委员会宣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因战争关系停顿了几年。
诺贝尔奖的奖金丰厚,在同一年里,各项奖金的数额是相同的,不同的年份,奖金数额有所变动,其幅度主要取决于市场行情。每个各项奖金可由两个获奖者均分享(最多不超过三人);如果当年无人得奖,则该奖金可留待翌年;每一项奖金在五年内至少应颁发一次,以鼓励得奖人能够继续工作而不至于受到财政上的压力。
根据该奖创始人诺贝尔的遗嘱,在诺贝尔奖评选的整个过程中,获奖人不受任何国籍、民族、意识形态和宗教的影响,评选的唯一标准是成就的大小。
在每年的9月份,物理学、化学等几个不同专业的诺贝尔委员会向全球各地的数千名独立人士(具备一定资历的学者、科学家等)发出邀请,请他们推荐自己认为下一年度有望获得诺贝尔奖的候选人。由于许多独立人士经常推举同一个人,每年只会有200到300名科学家最终被提名。
候选人名单必须在第二年年初提交到不同专业的诺贝尔委员会。各委员会在评奖专家的协助下对收到的提名进行评估。要经过初选、复选等层层选拔,委员会才能完成对候选人的挑选。然后,委员会将建议上交给相应颁奖机构,各颁奖机构通过投票选出最终获奖者。每年10月投票结束后,立即公布获奖者。
从1974年开始,诺贝尔基金会规定,诺贝尔奖原则上不能授予已去世的人。
此外,与许多电影奖项及文学大奖不同,诺贝尔奖遵循的原则是,除了公布最终获奖者的名字外,凡作为候选人的科学家名字都不对外公开,并设置了50年的保密期。因此,对于每年可能出现的各种“风声”,说某人获得提名成为诺贝尔奖候选人,其真实性必须等50年后才能得到验证。
奖牌 | 分类 | 特点 |
---|---|---|
物理 | 瑞典皇家科学院负责颁发 | |
化学 | 瑞典皇家科学院负责颁发 | |
生理学或医学 | 瑞典卡罗琳医学院负责颁发 | |
文学 | 瑞典学院(Swedish Academy)负责颁发 | |
和平 | 挪威议会的诺贝尔委员会负责颁发 | |
经济学 | 1968年瑞典银行在其成立三百周年纪念之际增设了诺贝尔经济科学纪念奖,每年由这家银行提供与当年诺贝尔奖金相同金额的奖金,交由诺贝尔基金会统一使用。该奖由瑞典皇家科学院负责颁发,同时诺贝尔奖将不再增设任何奖项。 |
两次诺贝尔奖得主:
- 法国国籍波兰裔科学家玛丽亚·居里(Marie Curie),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第一位两次在不同领域获得诺贝尔奖的人
物理,1903年:发现放射性与钋元素
化学,1911年:提炼出镭
- 美国科学家莱纳斯·鲍林(Linus Pauling),第一位以唯一获得者身份两次在不同领域获得诺贝尔奖的人。
化学,1954年:化学键的研究
和平,1962年:反对核武在地面测试
- 美国科学家约翰·巴丁(John Bardeen)
物理,1952年:发明晶体管
物理,1976年:建立超导BCS理论
- 英国科学家弗雷德里克·桑格(Frederick Sanger)
化学,1958年:测定胰岛素分子的结构
化学,1980年:核酸DNA序列的确定方法
唯一获得诺贝尔奖的兄弟
唯一获得诺贝尔奖的兄弟是荷兰的简·丁伯根(Jan Tinbergen,经济计量学模式之父,于1969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和他的弟弟尼可拉斯·丁伯根(Niko Tinbergen,发现动物个体及群体的行为模式,于1973年获得诺贝尔医学奖)
最年轻最年长的诺贝尔奖得主
- 威廉·劳伦斯·布拉格为最年轻的诺贝尔奖得主。1915年(与其父威廉·亨利·布拉格一起)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只有25岁。
- 雷蒙德·戴维斯获200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已有88岁。为至今最年长的诺贝尔奖得主。
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
- 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目前总共有9人,还没有华人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1927年10月召开的第五次索尔维会议。参加会议的二十九人中有十七人获得或后来获得诺贝尔奖。
在一些诺贝尔奖未包括的领域,也有其它不是由诺贝尔奖基金会颁发的大奖,鼓励在该领域的杰出贡献,如:
领域 | 奖项 | 英文名 | 奖项简介 |
---|---|---|---|
数学界 | 菲尔兹奖 | Fields Medal | |
数学 | 阿贝尔奖 | Abel Prize | 挪威国王设立 |
计算机界 | 图灵奖 | Turing Award | |
音乐界 | 保拉奖 | Polar Prize | |
地质界 | 沃拉斯顿奖 | Wollaston Medal | |
数学、视觉艺术]]、听觉艺术和逻辑学]]与哲学界 | 肖克奖 | Schock Prizes | |
建筑学界 | 普利兹克奖 | 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 | |
高科技、基础科学、艺术与哲学 | 京都奖 | Kyoto award | |
数学科学 | 邵逸夫奖 | Shaw Prize | |
新闻界 | 普利策奖 | Pulitzer Prize | |
幽默 | 搞笑诺贝尔奖 | IgNobel Prize | 每年颁发一次,旨在奖励那些“无法或不该重复的”研究工作 |
人们对诺贝尔奖的争议点主要是集中在诺贝尔和平奖的颁发对象,得主必须是三人以下的限制,少数几位得主支持纳粹,还有诺贝尔奖不设立数学奖。
诺贝尔和平奖的颁发对象有可能并不爱好和平,这是比较大的争议,因为诺贝尔基金会无法确定得奖人在得到和平奖后是否还会发动战争,所以诺贝尔基金会只能在道德层面上约束得奖者,希望得奖者保持最大限度的克制。
诺贝尔奖的老规矩:得主必须是三人以下,也产生了较大的争议,有人说这个规则与西方价值观相吻合,该奖项只是表彰在科学领域中有重大突破的个人和小团队的。不过也有例外的是诺贝尔奖中的和平奖,分别在1917年,1944年,1963年颁发给了红十字国际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the Red Cross)组织。
另外一个大的争议是在二战期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有的为了自身利益而为希特勒效劳的,与和平奖得主相同,诺贝尔基金会无权利使得主改变自己的看法,也只能在道德层面上约束得奖者。
关于诺贝尔基金会不设立数学奖,民间有很多说法,其中有一个流传较广的说法是诺贝尔的妻子与一位名叫雷富勒(Mittag-Leffler)的数学家有外遇,所以诺贝尔本人强烈要求不设置诺贝尔数学奖。不过这个说法也被人指责显然不实,因为诺贝尔根本没有结婚。
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关于诺贝尔奖是否应该增设诺贝尔计算机奖也引发了激烈的讨论,计算机图灵奖被称为“计算机界诺贝尔奖”。
诺贝尔奖在对于物理学奖,化学奖颁发的争议在学术界也较大(其中最为著名的例子是爱因斯坦没有因相对论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而在12年后才因光电效应获奖)
诺贝尔经济学奖,全称应为“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瑞典银行经济学奖”,并非诺贝尔遗嘱中提到的五大奖励领域之一,是由瑞典银行在1968年为纪念诺贝尔而增设的,其评选标准与其它奖项是相同的,获奖者由瑞典皇家科学院评选,1969年第一次颁奖,由挪威人弗里希和荷兰人丁伯根共同获得,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弗里德曼等人均获得过此奖。
1969年,简·丁伯根:他是经济计量学模式建造者之父。
1970年,保罗·安·萨默尔森(美国):发展了数理和动态经济理论,将经济科学提高到新的水平。他的研究涉及经济学的全部领域。
1971年,西蒙·库兹列茨(美国):在研究人口发展趋势及人口结构对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关系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1972年,约翰·希克斯(英国)和肯尼斯·约瑟夫·阿罗(美国):深入研究了经济均衡理论和福利理论。
1973年,华西里·列昂惕夫(前苏联):发展了投入产出方法,该方法在许多重要的经济问题中得到运用。
1974年,弗·冯·哈耶克(澳大利亚)和纲纳·缪达尔(瑞典):深入研究了货币理论和经济波动,并深入分析了经济、社会和制度现象的互相依赖。
1975年,列奥尼德·康托罗维奇(前苏联):创立了享誉全球的线形规划要点;佳林·库普曼斯(美国)将数理统计学成功运用于经济计量学,对资源最优分配理论做出了贡献。
1976年,米尔顿·弗里德曼(美国):创立了货币主义理论,提出了永久性收入假说。
1977年,戈特哈德·贝蒂·俄林(瑞典)、詹姆斯·爱德华·米德(英国):对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资本流动作了开创性研究。
1978年,赫泊特·亚·西蒙(美国):对于经济组织内的决策程序进行了研究,这一有关决策程序的基本理论被公认为关于公司企业实际决策的见解。
1979年,威廉·阿瑟·刘易斯(美国)和西奥多·舒尔茨(美国):在经济发展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研究,深入研究了发展中国家在发展经济中应特别考虑的问题。
1980年,劳伦斯·罗·克莱因(美国):以经济学说为基础,根据现实经济中实有数据所作的经验性估计,建立起经济体制的数学模型。
1981年,詹姆士·托宾(美国):阐述和发展了凯恩斯的系列理论及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宏观模型,在金融市场及相关的支出决定、就业、产品和价格等方面的分析做出了重要贡献。
1982年,乔治·斯蒂格勒(美国):在工业结构、市场的作用和公共经济法规的作用与影响方面,做出了创造性重大贡献。
1983年,罗拉尔·德布鲁(美国):概括了帕累拖最优理论,创立了相关商品的经济与社会均衡的存在定理。
1984年,理查德·约翰·斯通(英国):国民经济统计之父,在国民帐户体系的发展中做出了奠基性贡献,极大地改进了经济实践分析的基础。
1985年,弗兰科·莫迪利安尼(意大利):第一个提出储蓄的生命周期假设,这一假设在研究家庭和企业储蓄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1986年,詹姆斯·布坎南(美国):将政治决策的分析同经济理论结合起来,使经济分析扩大和应用到社会—政治法规的选择。
1987年,罗伯特·索洛(美国):对增长理论做出贡献,提出长期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技术进步,而不是依靠资本和劳动力的投入。
1988年,莫里斯·阿莱斯(法国):在市场理论及资源有效利用方面做出了开创性贡献,对一般均衡理论重新做了系统阐述。
1989年,特里夫·哈维默(挪威):建立了现代经济计量学的基础性指导原则。
1990年,默顿·米勒(美国)、哈里·马科维茨(美国)、威廉·夏普(美国):在金融经济学方面做出了开创性工作。
1991年,罗纳德·科斯(英国)揭示并澄清了经济制度结构和函数中交易费用和产权的重要性。
1992年,加里·贝克(美国):将微观经济理论扩展到对人类相互行为的分析,包括市场行为。
1993年,道格拉斯·诺斯(美国):建立了包括产权理论、国家理论和意识形态理论在内的“制度变迁理论”;罗伯特·福格尔(美国)用经济史的新理论及数理工具重新诠释了过去的经济发展过程。
1994年,约翰·纳什(美国)、约翰·海萨尼(美国)、莱因哈德·泽尔腾(德国):在非合作博弈的均衡分析理论方面做出了开创性贡献,对博弈论和经济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1995年,罗伯特·卢卡斯(美国):倡导和发展了理性预期与宏观经济学研究的运用理论,深化了人们对经济政策的理解,并对经济周期理论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1996年,詹姆斯·莫里斯(英国):在信息经济学理论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尤其是不对称信息条件下的经济激励理论;威廉·维克瑞(美国):在信息经济学、激励理论、博弈论等方面都做出了重大贡献。
1997年 罗伯特·默顿(美国):对布莱克-斯科尔斯公式所依赖的假设条件做了进一步减弱,在许多方面对其做了推广;迈伦·斯科尔斯(美国):给出了著名的布莱克-斯科尔斯期权定价公式,该法则已成为金融机构涉及金融新产品的思想方法。
1998年,阿马蒂亚·森(印度):对福利经济学几个重大问题做出了贡献,包括社会选择理论、对福利和贫穷标准的定义、对匮乏的研究等。
1999年,罗伯特·门德尔(加拿大):对不同汇率体制下货币与财政政策以及最适宜的货币流通区域所做的分析使他获得这一殊荣。
2000年,詹姆斯·J·赫克曼(美国)、丹尼尔·L·麦克法登(美国):发展广泛应用在经济学以及其他社会科学中对个人和住户的行为进行统计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尤其是,赫克曼对分析选择性样本的理论和方法的发展,麦克法登对分析离散抉择的理论和方法的发展。
2001年,迈克尔·斯彭斯(美国)、乔治·阿克尔洛夫(美国)、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美国):在“对充满不对称信息市场进行分析”领域作出重要贡献。
2002年,丹尼尔·卡尼曼(美国)、弗农·史密斯(美国):在心理和实验经济学研究方面所做的开创性工作。
2003年,罗伯特·恩格尔(美国)、克莱夫·格兰杰 (英国): 在处理经济时间序列的两个关键性质:时变波动性和非平稳性时,所开创的统计分析方法。
200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挪威经济学家芬恩·基德兰德和美国经济学家爱德华·普雷斯科特,以表彰他们在动态宏观经济学领域中所作的贡献。
200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有以色列和美国双重国籍的罗伯特·奥曼和美国人托马斯·谢林。瑞典皇家科学院说,两位经济学家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是因为“他们通过对博弈论的分析加深了我们对冲突与合作的理解”。
2006年 美国经济学家埃德蒙·费尔普斯。费尔普斯在上个世纪60年代后期对当时盛行的“菲利普斯曲线”理论提出了挑战。
2007年 美国经济学家莱昂尼德·赫维奇、埃里克·马斯金和罗杰·迈尔森。他们在创立和发展“机制设计理论”方面作出了贡献。
2008年 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克鲁格曼整合了此前经济学界在国际贸易和地理经济学方面的研究,在自由贸易、全球化以及推动世界范围内城市化进程的动因方面形成了一套理论。
2009年 美国经济学家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和奥利弗·威廉森。奥斯特罗姆因为“在经济管理方面的分析、特别是对公共资源管理的分析”获奖,威廉森则因为“在经济管理方面的分析、特别是对公司边界问题的分析”获奖。
2010年 美国经济学家彼得·戴蒙德和戴尔·莫滕森,以及具有英国和塞浦路斯双重国籍的经济学家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季斯。这三名经济学家凭借对“经济政策如何影响失业率”理论的进一步分析,摘得201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桂冠。
2011年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克里斯托弗·西姆斯以及纽约大学的托马斯·萨金特。“经济危机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就是政策危机,所以需要研究政策变量在宏观经济运行中到底扮演什么角色。”
2012年,美国经济学家埃尔文·罗斯(Alvin Roth)与罗伊德·沙普利(Lloyd Shapley)因“稳定分配及市场设计实践理论”获得201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2013年,美国经济学家尤金·法马、芝加哥大学教授拉尔斯·皮特·汉森以及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J·席勒因在金融市场、资产价格和行为经济学运行方面的开拓性工作活得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2014年,2014年“瑞典国家银行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经济学奖”在当地时间10月13日下午揭晓,让·梯若尔(Jean Tirole)教授获奖。
2015年,英国经济学家安格斯·迪顿(Angus Deaton)因研究消费、贫困和福利而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2016年,美国经济学家奥利弗·哈特(Oliver Hart)、本特·霍姆斯特罗姆(Bengt Holmstrom)因其对契约理论(contract theory)做出的贡献荣获201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2017年,美国经济学家理查德-塞勒(Richard Thaler)因其在行为经济学领域的贡献,荣获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2018年,美国耶鲁大学教授威廉·诺德豪斯(William D. Nordhaus)以及美国经济学家保罗·罗默(Paul M. Romer)因在经济学中气候变化与技术创新领域的贡献获奖。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蔓草寒烟,funwmy,JACK,Lord Utopia,Zfj3000,Angle Roh,苦行者,Yixi,KAER,李刚,Dan,Lin,lime,LuyinT,陈cc,M id aa8ffa1cf64b5ddd7e86f3e5f6653e97.评论(共20条)
\(^o^)/~好~~~~~~~~~~~~~~~~~~~~~~~~~~~~~~~~~~~~~~~~~~~~~~~~~~~~~~~~~~~~~~~~~~~~~~~~~~~~~~~~~~~~~~~~~~~~&
2010-10-6-日的日子快到,哪些项目曾列为候选项目?哪些项目会获诺贝尔金牌?所有获得金牌的项目无论过去,现在.....都是正确?有没有错?有多少错?那么没有获得的又有多少对?多少错?人类要理性的去看待。但诺贝尔奖的方向则不容质疑。可以质疑的是,人类的事务都由人的认识,智慧,思维,意识,思想,相关的物质......的作用力,去作用和控制,全是力学和相互作用力的问题。所以就应该更平静,更理性的去对待。newton.li物理学家的说法和理论。
可以查到很多资料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