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主播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隐藏] |
什么是虚拟主播[1]
一位行业人士表示,许多不了解的圈外人可能会把“虚拟主播”与“虚拟偶像”搞混,误认为是与“初音未来”“洛天依”等,是同一类产品,实则不然。
像“初音未来”“洛天依”等虚拟歌姬,需要前期对真人歌手/声优进行声音采样,建立声库,创作者们再依靠人声合成技术Vocaloid以及应用程序,对声音进行调校,完成创作。例如《达拉崩吧》等音乐作品,原唱便是虚拟歌姬“洛天依”与“言和”。
随着技术不断发展,虚拟歌姬的作品也越来越丰富,不少虚拟歌姬拥有了极高的人气和知名度。2007年诞生的初音未来,成为了第一个拥有环球演唱会的虚拟歌姬,也是当之不愧的“虚拟偶像”。
虚拟主播不同,他们是近几年直播赛道的“新玩家”。
虚拟主播主要由“虚拟形象”和“中之人”组成。比如“菜菜子Nanako”的虚拟形象是一个举着小灯笼、白色头发的萌系萝莉,而背后的“中之人”就是为其配音的蔡明老师。
从技术上看,虚拟主播的门槛更低。他们不需要声库,不需要依赖人声合成和调校,只需要利用面部捕捉等技术,实现真人与虚拟形象的动态同步即可。
从场景上看,虚拟主播与用户的互动相对直接。虚拟偶像需要积累大量人气,通过作品、节目、演唱会活动等方式与用户互动,输出内容的密集度受限;但虚拟主播主要在直播场景中与用户互动,表演才艺、聊天、做游戏,甚至策划综艺节目,与用户完成的是即时性交流与持续性陪伴。
从变现路径上,虚拟主播的成本更低。虚拟偶像在成为“人气偶像”之前,很难获得稳定收入;而虚拟主播在产出作品的同时,主要依靠直播打赏等方式获得收入,可以通过直播实时变现。
由于虚拟主播是真人参与塑造的,真人的个人特质对虚拟主播的影响很大。普遍情况下,虚拟主播的“中之人”身份需要保密,以维护虚拟形象及人设的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