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63个条目

预期革命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重定向自理性预期革命)

  “预期革命”是从70年代发展起来以美国罗·卢卡斯托·萨金特罗·巴罗尼·华莱士等学者为代表的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因使用“理性预期”这一重要经济学概念并以此建立起其理论体系而被普遍称之为“理性预期学派”。

  他们认为,虽然凯恩斯也曾反复讲到预期,但他的预期只是适应性预期,具有随机性,没有理性的解释,即属“后向预期”,这是因为凯恩斯主义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体系,其假设前提是错误的:

  第一,凯恩斯主义中的当事人不以追求最大化为目标;

  第二,同一经济人在不同函数和方程中具有不同的行为。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提出的假定条件正好与上述两个假定相反;

  第三,“理性预期”假定市场是连续出清的,即通过工资和价格的不断调整,供给总是等于需求,处于均衡状态。

  从这三个假定出发,卢卡斯的演绎逻辑是,货币对产量等其他经济变量具有重要影响:一方面货币供给的冲击导致货币存量的随机变动,由此引起经济波动;另一方面由于货币供给的冲击引起经济波动是通过总需求曲线完成的,所以,货币供给的冲击将导致需求的变化;这样,总需求的干扰将导致经济波动。既然从货币政策的角度来看政府赖以干预经济的宏观经济政策无效,因而不仅存在“市场失灵”,也存在“政府失灵”(“政策无效性”可以被一般化,即“政府失灵论”)。

预期革命的影响

  “理性预期” 被称为20世纪西方经济学的“预期革命”,对20世纪经济学发生了重大影响,“理性预期”作为一种宏观分析工具在西方经济学中已被广泛采用,甚至被它的论敌使用,并且在股票债券外汇市场的运行分析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虽然总体上讲“理性预期”已进入西方主流经济学工具箱之中,但也有许多经济学家指出用任何“预期失误”或信息不完善性来解释经济周期都是缺乏说服力的,认为“理性预期”有许多局限性和本身不可克服的缺陷。例如,80年代开始斯蒂格利茨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对合理预期提出了批判,对政府干预的思想重新作了表述:市场出清还是非市场出清,政府失灵还是市场失灵,政策无效还是政策有效,这是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分歧的关键所在。

  此外,“理性预期学派”作为新自由主义思潮的一个重要流派,其“政府失灵论”的逻辑演绎结果与公共选择等学派一起共同向凯恩斯主义提出了严重挑战。1956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巴托教授首次创造并使用了“市场失灵”这一概念,并将市场垄断视为“市场失灵”现象之一,“市场失灵”一词随即便风靡半个世纪;到70年代“滞胀”时期,以布坎南为首的公共选择学派针锋相对地提出了“政府失灵”;在20世纪的最后十几年里,人们可以发现,“市场失灵”与 “政府失灵”的概念充斥于经济学文献,它们针锋相对,难分胜负,没有赢家,形成了独特的20世纪末没有经济学“主流”的理论“真空”状态。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13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JACK,蔓草寒烟,Angle Roh,Vulture,山林,Alan,Lolo,18°@鷺島,Zfj3000,Dan,Lin.

评论(共1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预期革命"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M id a497b10ace8e33f717c360701ce98658 (Talk | 贡献) 在 2022年11月26日 12:50 · 浙江 发表

凯恩斯是非预期理论 ,弗里德曼的货币学派才是适应期预期理论吧?

回复评论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