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极感受力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消极感受力(negative capability)
目录 |
“消极感受力”:这指的是一个人有能力应对不确定、神秘、怀疑,而且不急于追求事实与理性。
源自诗人约翰·济慈(John Keats),他在写给自己兄弟的一封信中说:“我的脑海中酝酿着很多事情,突然之间,我想到,一个有成就的人该具备怎样的特质呢?应该是消极感受力,莎士比亚正是拥有很大的该力量——我指的是消极感受,是当一个人即使面对不确定、神秘、怀疑时,也能不急不躁,寻找事实与理智。”他曾经说,为了做出伟大的艺术品,一个人必须拥抱未知,远离已知。这也是消极感受力的内涵。
消极感受力的提出[1]
屠岸在《济慈诗选》序中这样介绍济慈:“1821年2月23日,他客死罗马,安葬在英国新教徒公墓,年仅二十五岁……如果天以借年,他能够达到什么样的成就,是难以预料的。但是人们公认,当他二十四岁停笔时,他对诗坛的贡献已大大超越了同一年龄的乔叟、莎士比亚和弥尔顿。”
济慈成名之前像很多年轻人一样,渴望可以一朝成名天下知。他有更加远大的雄心:成为像莎士比亚那样的诗人。
他有成为诗人的才华,但是,因为他太过于渴望,紧紧盯住目标不放,所以他经常处于焦虑、紧张和不安之中,精神也往往是分裂的,无法集中精力于自己的追求。所以,他写了很多不错的诗,却没有真正意义的好诗。
渴望成名让济慈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要挑战著名的诗人雪莱,就是那个被恩格斯称为“天才预言家”,写过不朽之名作《西风颂》的雪莱。
他的挑战是这样的:他们约定写长篇叙事诗,要求整整4000行,前提条件是必须在6个月内完成。就在追求一朝成名和获得更多名望的过程中,他陷入了狂躁与纠结之中。
他逐渐把自己推向了绝望的境地。上天毕竟是公道的,他让济慈做出了疯狂的举动,也让济慈品尝到了痛苦的滋味,就在绝望的悬崖边,济慈突然领悟到了渴望名望对于自己的伤害。
于是,他在给自己兄弟的信中写到:“七宗罪之下,再没有比企图成为伟大的诗人来的更加罪恶了。对名望的渴望是一种愚蠢的心理——昔日对摘取诗歌桂冠的迷恋是极其愚蠢的。”
当济慈意识到之后,他在自己的诗歌中安排了一个角色——恩底弥翁,一个充满欲望、对名望执著的人。他会如何处理自己和欲望、名望的关系呢?伴随着对名望和欲望的思考,济慈走进了深度静修。就在这种痛苦与察觉中,他最终领悟到了“写了”比“写了什么”更重要,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济慈后来说:“对某物的执著会影响对该事物的了解。过分依赖会扰乱心智并最终降低大脑对事物的理解能力。”不是不再进取,而是把修炼自己放在第一位,而非结果。
此时,济慈把自己的领悟命名为“消极感受力”。他真正领悟到了“只有不在乎名望的人才能得到名望。”放下执著和占有欲,济慈文思如泉,创作了不少佳作。
济慈最终和雪莱比赛的结果如何已经不再重要,他在察觉自己的过程中,已经悄无声息地将自己提升到无人可及的境地,就像《薄伽梵歌》的第三条核心教义说的:“充满激情地践行自己的使命,但是不要计较成果。”
济慈只在这个世界走了25年,但是诗人最终的成就却高不可攀。正因为他的领悟,他在生前给自己写的墓志铭是:此地长眠者,声名水上书。
- ↑ 白牙.消极感受力:只有不在乎名望的人才能得到名望.白牙说,2018-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