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弯劳动供给曲线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后弯劳动供给曲线(Backward-bending Labor Supply curve)
目录 |
后弯劳动供给曲线是指劳动供给曲线的形状表现为一条向后弯曲的曲线。它指劳动供给曲线呈现出的劳动供给量随着工资上升先增加后逐渐减少的特征。
萨缪尔逊(P.A.Samuelson)和诺德豪斯(w.D.Nordhaus)在谈到后弯的供给曲线时用的例子有两个,一个是劳动供给,一个是70年代的石油危机时的石油供给。这两个例子的现象虽然相同:都是随着价格上涨而先供给增加,然后随着价格的继续上涨而供给减少。
就一个人的生活质量而言,劳动时间(想获得一定数量的收入而必须投入的时间)和闲睱时间基本是替代品,但一定程度上又是互补品。收入和闲睱都能给 自己带来幸福,并且劳动时间和闲睱时间又是此消彼长的,所以它们是替代品。同时,如果有了一定的收入做保障,闲睱时的享受质量可以更高一些,所以收入对闲 睱有互补的作用;而闲睱对劳动也有一定的互补作用,“休息好才能工作好”,平时的娱乐和休息使自己精神愉悦,那么工作的效率也会因此而大提高。
参见图1和图2,横轴H为闲暇,纵轴Y为收入,E为初始状态点。当劳动价格工资为W0时,可以得到相应的预算线EK0,与U0相切于A。当价格上升到W1,W2时,相应的预算线EK1,EK2分别与U1,U2相切于B,C点。每一个切点都对应着一个最优闲暇量H0,H1,H2。相应的劳动供给量分别为(16-H0),(16-H1),(16-H2)。于是可得劳动供给曲线上三个点a,b,c。联接A,B,C得价格扩展线PEP,联接a,b,c得劳动供给曲线S。
图1 时间资源在闲暇和劳动供给之间的分配
劳动供给曲线是向后弯的,当W较低时,随着W的上升,消费者将减少闲暇,增加劳动供给,劳动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当工资涨到W1时,劳动供给量达最 大。继续增加工资,劳动供给量不增加反而减少,劳动供给量从W1处起开始向后弯曲。
图2 消费者的劳动供给曲线
经济学好烦啊 我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