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洋工理论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
磨洋工理论是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之一。泰勒认为,工人磨洋工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付酬制度不合理,计时工资不能体现按劳付酬,干多干少在时间上无法确切的体现出来;他认为,要在科学地制定劳动定额的前提下,采用差别计件工资制来鼓励工人完成或超额完成定额。泰勒的这些观察和分析,成为以后科学管理理论构建的起点。
磨洋工的由来[1]
“磨洋工”一词,一般指消极怠工。其实,最初“磨洋工”并不包含磨蹭、怠工的意思,而是建筑工程的一道工序。中国旧式房屋建筑,其考究者要求“磨砖对缝”。磨工,就是指对砖墙的表面进行打磨,使之平整、光滑。1917至1921年,美国用清政府的庚子赔款在北京建协和医院和协和医学院。工程耗资500万美元,占地22公顷。建筑质量要求很高,外观上采取中国传统的磨砖对缝,琉璃瓦顶。由于这项工程是由外国人出资、设计,中国工人称之为“洋工”。协和医院有主楼14座,又是高层建筑,“磨工”工序十分浩繁。参加建筑工程的许多工人就把这一工序称为“磨洋工”。
每个企业的目的应该是:
1.应该按照每个工人的能力和体力,给予最适宜的工作。
2.应该要求每个工人做出同工种头等工人所能做出的最大工作量。
3.当每个工人按照第一流工人的最高速度工作时,应根据其所做工作的性质,在他那一级的平均工资之外,另给30%到一倍的工资。
这就是所谓高工资和低劳动成本。
这种情况不单是为雇主的最高利益服务,而且也会使每个工人做出他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的工作,因为这样可以驱使他运用自己的最好才能,迫使他成为有雄心壮志和生气勃勃的人,而且持续不变,还要给他足够的工资,使他生活得比过去更好。在这种情况之下,作者看到了许多人发展成了头等工人,不然的话,他们将终身停留在二等或三等工人之中。
这些情况的出现与否,就是衡量管理制度应用得好坏的最佳指标。在考虑不同管理类型的相对优点时,难道不是那个能把这些情况建立在最大的可靠性、精确性和速度上面的制度才是最好的制度吗?
用这项标准去比较一些制造公司和工程公司的管理情况时,令人深感惊异的是发现它们落后得竟那么远。即使在组织得最好的公司里,能大致接近第一流工人的最高产量的工人,也很少很少。
他们中间,有许多公司付给每件产品的工资,比为取得最高产量所必须付出的要高得多。由于制度不好,缺乏每件活计所需时间的确切知识,以及雇主和工人间互相猜疑和存在误会等原因,每人的产量都很低,以致工人们即使有一点超过平均工资的收入,也微乎其微。这显然对双方都有损失。造成这种双方都受损失的主要原因是:第一(也是最主要的),雇主和领班对各种工作究竟需要多少时间去完成,胸中全然无数。这种无知在工人方面也居多数。第二,雇主对应该采取哪种适当的管理制度和执行制度的方法漠不关心和懵然无知。不仅如此,对工人的个性、价值和福利也漠不关心。
至于工人方面,之所以不能达到这种标准的最大障碍,在于缓慢的步伐,也就是懒散,踏步不前,或称之为所谓的“磨洋工”。“磨洋工”的原因有二。第一,由于人的天性趋向于轻松随便,这可称之为“本性磨洋工”。第二,由于人与人的关系而造成的错综复杂的思想和重重顾虑而引起的,这可称之为“故意磨洋工”。毫无疑问,普通人(无论从事哪种行业)都趋向于慢慢腾腾、不慌不忙地干活,只是在自己经过深思熟虑和仔细观察之后,或者由于学习榜样、良心发现,或者外来压力的结果,才加快自己的步伐。当然,也有一些人具有异乎寻常的干劲、活力和雄心壮志,自动选择最快的步伐,树立自己的标准而努力去工作——即使违反自己的最高利益也罢。但是这少数不寻常的人所起到的作用,在对比之下,反而强调了一般人的倾向。
这种把若干人合在——起做同样的工作,用按日计酬的统一标准发给工资的作法,大大促进了“从容不迫”的一般趋势。
在这种办法之下,那些本来较好的人逐渐地、必然地放慢他们的步伐去向那些最差的、效率最低的人看齐。——个本来富有干劲的人,当他同——个素性懒惰的人在—起干了几天活之后,于情于理地会感到实在有点不公平:“这个懒家伙,只干我—半的活,却拿同样的工资,我为什么还要拼命干呢?”
对在这种情况下干活的工人作—番认真的时间研究,就会暴露出既荒唐又令人惋惜的事实。
现在试举一例来说明:泰勒曾经为—个生气勃勃的工人计时。他上下班时每小时步行三四英里,—天工作之后往往快步回家。但当他一到了工作场所,就马上把速度减慢到每小时大约一英里。例如,当他推—辆载重的独轮车,上坡也时走得很快,使载运时间越短越好;可在回程时却马上慢下来,慢到一小时只走—英里路,尽量利用一切机会来拖延时间,只差没有坐下来。为了使自己决不比旁边的懒汉多干一点,他还须故意慢慢走,甚至因此而感到厌烦。
这些人是在一个颇有名声而且得到雇主器重的领班下面干活的。当有人提醒这个领班注意这种情况时,他说:“我有办法不让他们坐下来,可是魔鬼也没法催促干活的人快走—步。”
人的天性好赖是严重的,可使工人、雇主双方遭受到比这大得多的最大害处还是“故意磨洋工”。这种“故意磨洋工”几乎普遍存在于所有各种不同的管理制度之中。而且是工人经过仔细考虑之后,认为是符合他们最高利益而得出的结果。
作者近来曾很感兴趣地听到,一个年仅十二岁但却很有经验的高尔夫球童,对一个特别有劲头和兴致勃勃的新球童讲解,为什么跟随主人走近高尔夫球时必须在后面慢慢走的道理。他点破说,既然是按钟点计酬的,那么跑得越快,所得的钱便越少。最后还告诫说,如果跑得太快,其他球童就会揍他一顿。这代表一种类型的故意磨洋工,但并不算很严重,因为这是雇主所能认识到的,只要有意加以阻止,是很容易阻止的。可大部分的故意磨洋工,则是工人蓄意不让雇主了解究竟多快才能完成一项工作。
由于抱着这种目的磨洋工的是那么普遍,以致在大企业里很难找到胜任的工人,无论采用计日工资制、计件工资制、包工工资制,以及任何普通计酬制。没有一个胜任的工人不投入相当的时间去研究怎样慢腾腾地工作而仍能使雇主相信他是在努力干活。之所以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简单说来,就是几乎所有的雇主都先为各等级的工人确定一个最高数额的工资,而不论这些人是计日工还是计件工。
每个工人很快就能算出对他本人的具体数字。同时他也清楚,一旦雇主相信有人能做出超过他所做的活,迟早将会设法迫使他也干那么多,却很少或完全不增加他的报酬。
雇主们关于某一种工作在一天之内能干出多少活的知识,有的来自他自己的经验,但这种经验由于为时已久而记亿不清了;有的来自对工人的偶然的、没有系统的观察;最好的也只是来自关于每一种活干得最快的工时纪录。在许多情况下,雇主也几乎能肯定,某种活可以比原来的速度完成得快些,但是很少愿意采取激烈的措施来迫使工人用最快的时间将活干完,除非他有实际的记录,真凭实据地证明这项工作能在多快时间内完成。
这样,每个工人为了自己的利益,显然不会让某项工作完成得比过去更快—些。年轻和缺乏经验的工人不懂得这一点,老伙伴会教给他们。对有些贪婪和自私的人,贝加以劝阻或施加社会压力,使他们不要创造新纪录以求得临时增加收入,以免所有落后的人都要加紧工作而所得待遇却照旧不变。
在普通形式的最好的计日工资制之下,把每个工人所完成的工作和效率准确地记录下来,使工作有进步的人都能多得工资,而把不能达到一定标准的人予以解雇,并用经过精心挑选的新人来代替,那么,本性的和故意的两种磨洋工,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得到解决。然而这只能在工人深信即使在相当遥远的将来也不会有采用计件制的意图时,才能办到。如果他们认为某种工作的性质可以实行计件制时,那就几乎不可能使他们相信将来不会采用这种制度了。在多数情况下,那种十白创造出来新纪录就会用作为计件制的依据的顾虑,使他们尽可能大胆地去磨洋工。
然而,故意磨洋工是在计件制之下才发展到顶点的。当一个工人由于干得卖力而增加了产量,结果从每件产品所得的工资反而降低了二三倍,他就会完全无视雇主方面的利益,而横下一条心,只要磨洋工能防止进一步削减实际工资,他便决计使用这项手段。磨洋工是蓄意蒙蔽和欺骗雇主的一种企图,因此,一个正直的工人多少被迫成为了一个伪君子,这对工人的性格来说是不幸的。雇主不久就被看成是对抗者——即使不是敌人的话。那种本应存在于领导和工人之间的相互信任,那种感到他们是为共同目的而工作和分享成果的感情和热忱,都完全化为乌有了。
- ↑ 黄勇 张景丽 金昌海.《新编中国大百科全书》
辨解无用,只要合理工薪,考虑一定福利,加人性化管理,产量能上去,利润才会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