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88个条目

通信资费结构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什么是通信资费结构

  通信资费结构是指各种不同通信业务的资费水平以及相互间的比价关系。

通信资费结构的特点及平衡

  保持通信业内部各种不同业务项目间的合理比价很重要。只有比价合理,才能为不同(经营范围的)运营企业间的公平竞争创造条件,并为企业内部的专业核算提供基础;才能正确考核、评价每个企业、每个专业的经营成果,贯彻好物质利益原则。否则,就会造成企业间、企业内部各专业间苦乐不均的状况。中国通信资费在内部比价方面曾经存在四大反差,这就是电信资费偏高,邮政资费偏低;长话资费偏高,市话资费偏低;农话资费偏高,市话资费偏低:国际长话资费偏高,国内长话资费偏低。

  怎样才能建立起通信业内部各业务项目间的合理比价关系呢?这就要在全面考虑影响通信业务资费的因素的基础上,基于成本导向的原则,根据国家政策,按照必要的程序定价。当前,政府监管部门应本着有利于企业必要劳动耗费的合理补偿,有利于通信公益服务目标的实现,有利于通信企业开拓市场、适应竞争,大力发展业务的“三个有利于”的宗旨,控制和监管通信企业整体价格水平,允许企业在维持整体价格水平不变的前提下,调整各项业务具体的资费水平,通过不同业务间价格的相对调整,逐步理顺资费结构,为政府实施有效资费管制创造条件。近年来,世界各国电信资费的结构性调整呈现出“资费再平衡”的特征。

  所谓资费再平衡,指的是世界范围内电话业务资费从过去严重背离成本到回归成本的现象。在电信垄断经营时期,各国电信业务资费之间普遍存在着交叉补贴,具体做法通常是对普通居民用户经常使用的市话业务制定较低的资费标准,而对企业用户、高收入阶层经常使用的长途、国际业务制定较高的业务资费,并且以国际、长途业务收入弥补市话业务的亏损。这种基于交叉补贴定价所形成的电信业务资费结构,降低了低收入群体使用电信业务的门槛,有利于电信普遍服务这一社会性目标的实现。但电信业引入竞争机制后,竞争首先在价格高利润大的业务领域展开,竞争促使长途通信业务的价格很快下降,趋向于成本。这样一来,原先处于垄断地位的电信企业的交叉补贴就难以为继了。相应地,市话亏损的问题逐渐凸现。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各国普遍采取了“资费再平衡”做法,即在降低长途通信业务资费的同时,调高市话业务资费,使其同样回归成本。

参考文献

  • 高斌主编,通信经济学,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年03月第1版,第206页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1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Tracy.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通信资费结构"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