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77个条目

负税能力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负税能力(ability of bearing taxation)

目录

什么是负税能力[1]

  负税能力是指纳税人负担税款的能力,它是政府制定税率,确定纳税人税负的客观依据。

负税能力的内容[1]

  税收负担应按照纳税人的纳税能力进行分配,已成为世界上大多数人承认的税收原则。但如何衡量一个人的纳税能力,却存在不同意见,有客观能力说、主观能力说之争。“客观能力说”提出三条衡量纳税能力的客观标准。一是以“财产”的数量和价值作为衡量标准;二是以“消费”作为衡量标准;三是以“所得”作为衡量标准。其实,这几条标准均有不足之处。就“财产”标准而言,财产本身有生产资料消费资料之别,有动产不动产之差,有负债与不负债之异,由此导致财产数量或价值相同的纳税人实际纳税能力上的差异。“消费”与“所得”标准同样存在这种问题。“主观能力说”认为,各个纳税人纳税能力的大小,应以其因纳税而感到的牺牲程度来衡量,所谓“牺牲”,指因被课税而减少的经济福利所感受到的痛苦程度或负效用。若想使税收负担符合纳税人的税收负担能力,实现税收公平化,必须使纳税人感受到的牺牲或痛苦程度相等。这种观点以主观唯心的感受为依据,缺乏科学性,而各人的所得效用和各人感受的牺牲程度很难测定,也无法实际操作。

参考文献

  1. 1.0 1.1 国家税务总局税收科学研究所.中国税务辞典.中国税务出版社,2000年07月第1版.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0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泡芙小姐,Gaoshan2013.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负税能力"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