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94个条目

触变剂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什么是触变剂[1]

  触变剂是指利用触变效应,使胶液静态时有较大的黏度,从而防止胶液流挂的一类配合剂。常用的触变剂是白炭黑(气相二氧化硅)。

触变剂的作用[2]

  1.触变剂的作用机理

  触变剂也称触变润滑剂,是片层状含蒙脱石的硅酸盐矿物材料,经过特殊加工处理,适用于矿物基系统和膏状系统的粉状流变添加剂。

  蒙脱石在水性介质中,能够形成一种称为“卡屋式”的结构。这种结构可以提高体系的基本黏度;另一方面,当外部剪切力超过某一极限能量时(屈服点),该结构很容易地、可塑性地被破坏。屈服值的形成,会提高系统抗流挂性,可克服结团等负面作用,明显改善耐储藏性及抗沉淀性能。卡屋式结构能被可逆性的破坏,其结果是硅酸盐的薄片起到润滑剂的作用,降低了相对黏度,改善系统流变性,并能提高系统的屈服值,具有显著的触变增稠功效。

  2.触变剂改性脂肪族外加剂

  脂肪族外加剂生产工艺简单且具有较高的减水率,在混凝土中的应用已相当广泛。目前接触的大型隧道管片混凝土基本上使用的都是脂肪族外加剂。虽然聚羧酸外加剂的减水率不亚于脂肪族外加剂,但其配制的混凝土黏度过大不利于管片的生产成型,因此在管片混凝土生产时偏向于使用脂肪族外加剂。杭州钱江隧道的C60P12管片混凝土,便采用了江苏特密斯的TMS—YA脂肪族外加剂。但由于水泥等各胶凝材料的一些波动,脂肪族外加剂使用过程中还存在适应性等问题。管片混凝土属干硬性混凝土,坍落度要求在70~80 mm之间,目前存在的问题是若按原配合比中外加剂的用量,混凝土黏稠度过大,管片制作困难;若增加外加剂用量则混凝土离析、坍落度过大。为解决这一问题,尝试用触变剂对脂肪族外加剂进行改性,一方面利用触变剂的润滑作用提高混凝土流变性,降低混凝土黏度;另一方面利用触变剂提高系统的屈服值,从而提高脂肪族外加剂在管片混凝土中的极限掺量,解决脂肪族外加剂极易过量造成混凝土离析的问题。为做好触变剂改性脂肪族外加剂在管片干硬性混凝土的应用工作,进行净浆流动度、混凝土坍落度和工作度等一系列的研究初探。

参考文献

  1. 第六章 黏合剂.精细化学品与工艺学.海南大学精品课程
  2. 何冬明.触变剂改性脂肪族外加剂的研究初探[J].混凝土,2011(11)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16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y桑.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触变剂"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