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77个条目

泛在学习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泛在学习,也称泛在教育(ubiquitous learning)

目录

什么是泛在学习

  泛在学习(ubiquitous learning)是一种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学习方式。任何人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刻,借助手边的信息技术设备(数码学习机、智能手机个人数字助理、超小型笔记本电脑、MP3、MP4等)获取任何所需学习的信息的一种学习方式。

  泛在教育是以网络为纽带的学习方式。什么时候学习、学习多长时间、由什么样的教师教学,这些需求都可以得到满足。网络教育公司作为中介,向教学的双方收取管理费,并负责解决有关问题。此外,泛在教育还可以根据个性化的需求,向学习者提供一对一、多对一的教学方式,并吸收反馈意见进行调整改进。[1]

  在计算机应用特别是PC机的广泛应用时,在行为主义学习的指导下,计算机辅助教学CAI 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计算机网络迅猛发展之后,在认知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网络教育(学习) 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今天,随着普适计算云计算技术不断进展,国家层面推进的“三网融合”、物联网的建设,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情景认知理论和非正式学习理论的指导下,泛在学习、云学习已经成为许多教育者,特别是远程教育工作者研究和实践的重要课题。

泛在学习的历史[2]

  1988 年美国富士施乐公司(Xe rox)帕拉阿尔托研究中心(PARC) 计算机科学实验室的马克·威瑟 (Mark Weiser) 第一次提出泛在计算 ( ubiq uitous - comp uting )的概念。之后,经过多年的研究,到 2006 年,发达国家纷纷将 Ubiq uitous 泛网时代作为国家科技发展策略的重要一项。

  日本政府开展了“U- Japan”计划,期望在 2010 年成为Ubiquitous Japan; 美国提出“Vision 2020”; 欧洲也提出LEONIE项目。

  在我国,2004年12月2日,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主办的首届“中国泛网论坛”在北京召开。

  2005 年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邬贺铨院士撰文展望未来5至10年网络通信发展趋势时,提出泛在网(Ubiquitous Net-work)的概念。“三网融合”、“物联网”已经成为我国科技战略发展和经济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泛在教育和传统教育的区别[1]

  传统教育,是指在固定的校园中,教师和学生在固定的时间按照规定的教学大纲开展教学活动。而随着互联网、移动通讯、云技术的实现以及其他信息技术的发展,无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人都可以学习任何内容,这就是泛在教育。泛在教育正在替代传统教育,尽管在体制内这种景象没有得到很好的展现,但泛在教育在体制外已经风生水起,展现出无穷的魅力。如今社会上出现了许多从事课外教育的上市公司,它们没有校园、没有教室,甚至没有教师,但是却拥有几十万、上百万的学生,可以引领十亿甚至几十亿的人。它以网络为校园,以电脑终端、手机为教室,旗下的教师遍布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德国、意大利等世界各地。

  泛在教育是以网络为纽带的学习方式。什么时候学习、学习多长时间、由什么样的教师教学,这些需求都可以得到满足。网络教育公司作为中介,向教学的双方收取管理费,并负责解决有关问题。此外,泛在教育还可以根据个性化的需求,向学习者提供一对一、多对一的教学方式,并吸收反馈意见进行调整改进。

  尽管价格不菲,但很多家庭仍然认同网络教育的方式。因为现代信息化的交流手段不仅给学习带来了便利,而且可以收到比传统的学校教育更大的效果。这就是泛在教育风靡世界的原因。

泛在教育的发展趋势

  泛在教育将更加注重个性化学习。传统教育往往面对大面积学生,无法满足每个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而泛在教育通过技术手段和数据分析,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内容和教学方式使学习更加高效和有针对性。

  泛在教育将更加注重学习者的参与和互动。传统教育往往是教师主导的,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而泛在教育强调学习者的主动参与和互动,通过网络平台、社交媒体等工具,学生可以与同学、教师和专家进行互动交流,共同构建知识和解决问题。

  泛在教育将更加注重跨学科融合。传统教育往往以学科为划分,知识碎片化且难以融合。而泛在教育通过跨学科的合作和整合,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进行交叉融合,促进学科之间的互动和创新,培养学生跨学科的综合素养。

  泛在教育将更加注重学习的场景多样化。传统教育往往限制在教室和学校的环境中,学习场景单一。而泛在教育通过技术手段和在线平台,可以实现学习场景的多样化,学生可以在家中、社区、实践场所等不同环境中进行学习,增强学习的真实性和应用性。

  泛在教育将更加注重评价和认证的创新。传统教育往往以考试为主要评价方式,评价结果单一旦不够全面。而泛在教育通过技术手段和数据分析,可以实现对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的全面评价,包括学习者的表现、反馈、自我评价等多维度评价,为学生提供更加准确和全面的认证。

泛在学习的分类[3]

  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理论体系,泛在学习的实现需要数字化技术环境、数字化学习资源、复合教学模式和灵活学习支持服务等多方面资源的支撑。从学习模式上看,泛在学习包含以下3类:

  1.正式的课程学习

  正式的课程学习,是指基于学习资源和教师的正式学习,如一个专业的课程学习或者一个证书教育的课程学习。专业教育机构(教师)要进行课程设置、编制教学大纲、编制泛在学习资源、安排教学活动、进行学习测评,并不断改进整个过程;学习者则要选择学习的课程、明确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式、参加学习活动、参加学习测评并达到测评成绩。尽管教师和学习者的教学活动是处于“准分离”状态,但二者是密不可分的。

  2.非正式资源学习

  非正式资源学习,是指完全基于数字化学习资源的非正式学习。一般的学习过程是:学习者依据自我学习需求,查找合适的学习资源,利用学习资源进行学习,如果资源不能满足自己的需要,学习者会重新查找更合适的学习资源,通过学习,学习者可能会在进行思考、分析、总结后,撰写一些心得、体会,甚至编写一些新的资源,提供到资源系统中,形成生成性的共享资源。可利用的资源可以是一段文本、一张图片、一段视频、一个课件,也可能是一门完整的课程资源。学习的目标、行为、过程、效果均由自己决定,不受任何外部因素的制约。

  3.准正式主题学习

  准正式主题学习,是指基于学习资源和教师的、介于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之间的一种学习模式,如"在线学习网”。

  主题学习的广义概念是指就社会生活或现象的某一方面内容的学习,如某种职业需要的知识、技能的学习,某种体育、文艺、健身爱好的学习等。之所以称之为准正式,原因是对于这类主题学习,一般是由教育或者培训机构依据学习主题的共性需求,设计主题培训项目,创设泛在学习环境,编制泛在学习资源,设计学习过程,并在学习过程中提供教师的指导、辅导。学习者则是要依据自己的需要,查找并选择适合的培训项目,按照教育或者培训机构创设的环境、条件、过程,并利用编制的资源进行学习、交互。准正式主题学习的学习目标、行为、过程、资源等均会受到教育机构的制约,但是,对学习者的学习评价没有严格的、强制性的规范或者规定性。因而,称之为“准正式”的学习。作为准正式主题学习的典型代表有新东方英语培训、北大青鸟IT培训等。

泛在学习的特点[3]

  • 持续性(也称永久性):学习者能一直保持在学习状态除非自己取消学习要求,并且学习过程是连续的、无缝的。
  • 可访问性(也称可获取性):学习者可以访问到的学习资料形式包括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任何形式。
  • 直接性(也称及时性):学习者不管在哪里,都可以直接从服务器或是从对等网络中获取信息,通常是及时的,如点击学习在线视频即可实现即时播放(在网速得以保证的情形下)。
  • 交互性:学习者可以通过同步或异步的方式与其他学习者讨论交流,实现信息交互、学习互动。
  • 主动性:当服务器定位到有用户进入所属区域时,会主动发送服务内容,供用户选择,主动提供服务。
  • 教学行为的场景性:学习可以融入学习者的日常生活中 。 学习者所遇到的问题或所需的知识可以以自然有效的方式被呈现出来 。 这会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注意问题情境的特点。

泛在学习的优势

  就泛在学习的本质特点而言,它是“以人为中心,以学习任务本身为焦点”的学习。

  在泛在学习环境下,学习是一种自然或自发的行为。学习者可以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学习者所关注的将是学习任务和目标本身,而不是外围的学习工具或环境因素。

  一个优势是具有泛在性。学习者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接入他们所需要的文档、数据和视频等等各种学习信息。这些信息的提供是基于学习者自身的需求的,因此,学习是一种自我导向的过程。

  另一个优势是计算设备便携先进。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深入,泛在学习将会是普适计算环境下未来的主流学习方式。

  这也是无缝学习的方向,很多学习时间就需要短时间,零碎时间一来补充以形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泛在教育案例[4]

  “翻转课堂”,这在北美比较流行。以前的教学都是在课堂上教,学生回家做作业,然后再把作业交给教师批改。所谓“翻转课堂”,就是把这个教学过程翻转了过来。学生先通过互联网自己在家里学习课程,把老师的讲课变成学生的网上学习;随后学生来到课堂上,和同学们一起讨论学习的结果,把一个人在家里做作业变成了在课堂上一起做作业,老师则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还有一种特别流行的网络教学模式叫作“慕课”。慕课的原意,就是大规模的在线课程。这种教学模式不需要到教室里去,教师把课程放到网上,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听课。于是,就诞生了一种全新的概念叫“泛在教育”,意思是说,你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学习任何内容。你可以在家里学习、在沙滩上学习,也可以在飞机上学习,时时处处都能学习。如果你在学习中遇到任何疑问,可以把问题发送到网上的公共社区,大家一起讨论。一堂大规模的慕课课程,最多有上百万人共同参与。你想象一下,全世界有上百万人在上同一门课,在一起学习,在一起讨论,这是多么不可思议的一件事情!

相关条目

参考文献

  1. 1.0 1.1 以变应变:关于中国未来教育的思考与对策.济宁医学院.2020-04-30
  2. 叶成林,徐福荫,许骏.移动学习研究综述[J].电化教育研究,2004(3):8
  3. 3.0 3.1 李卢一,郑燕林.泛在学习环境的概念模型[J].中国电化教育,2006,(12)
  4. 袁振国:未来的教育,需要你重新想象.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2019-04-29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0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上任鹅陈,Dan,陈cc.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泛在学习"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