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88个条目

加密货币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重定向自密码货币)

加密货币(Cryptocurrency,复数Cryptocurrencies)又译密码货币,密码学货币

目录

什么是加密货币

  加密货币是匿名性的数字货币也是虚拟货币的一种。

  加密货币是不依靠法定货币机构发行,不受央行管控。它依据全世界的计算机运算一组方程式开源代码,通过计算机显卡、cpu大量的运算处理产生,并使用密码学的设计来确保货币流通各个环节安全性。基于密码学的设计可以使加密货币只能被真实的拥有者转移或支付。

  最早的加密货币是2009年的比特币。比特币在2009年成为第一个去中心化的加密货币,这之后加密货币一词多指此类设计。

比特币以外的加密货币

  比特币以外的密码货币,又称为山寨币、竞争币(altcoin),部分是参考比特币思想、原理、源代码产生的,与比特币相似的虚拟货币,目前有800种以上的密码货币在流通。

  2017年2月到4月期间,山寨币总和占密码货币市场总值比例,由15%提高到接近40%。

  由于比特币本身并没有权威的发行机构和国家政权来维持其权威性、唯一性,比特币与其模仿者之间只能平等地相处,虽然其是最早的虚拟货币,也是最知名、人们最熟悉的,也具有最大的用户网络社区,具有很强的网络效应,大部分时间也是市值最高的密码货币,但是并不具有绝对排它的地位。

加密货币与非加密货币的不同

  加密货币与其他非加密货币最大的不同,是其总数量有限,具有极强的数量稀缺性。因为这一组方程式开源代码总量是有限的,如果想获得,就必须通过计算机显卡CPU的运算才可以获得。正因为加密货币总量有限,具有稀缺性,所以开采的越多,币升值的越高。

加密货币的产生和发展

  纸币将会被新产品和新技术所取代,这是大势所趋。人民银行意识到了人们想要一种匿名性的加密货币。从中央银行的角度来说,加密货币的设计要考虑到保护人们的隐私,但还需要关注社会安全和社会秩序。在保护隐私和打击违法活动之间保持平衡。

加密货币带来的冲击

  早在加密货币出现之初,多数国家对加密货币就表现出谨慎的态度。中国在2013年和2017年分别发布有关比特币ICO代币发行融资)的公告,明确比特币并非货币和ICO非法集资的性质。虽然对加密货币实行严监管,但中国仍然支持区块链技术的发展。8月2日人民银行下半年工作会议提到,加快推进我国法定数字货币(DC/EP)研发步伐,跟踪研究国内外虚拟货币发展趋势。美国方面,不同的监管机构,包括商品期货管理委员会、美国证监会在内都对加密货币有不同的定性和态度。总体来说,美国对加密货币的态度从一开始的敌视,到如今的逐渐合法化和监管严格化。

  首先,加密货币的推广将产生一种新的信用派生方式。传统的信用扩张模式是央行投放基础货币,居民拿到货币后存入银行形成存款,然后银行再投放贷款形成新的存款,这一过程中不断有存款被派生出来。由于银行信用高,银行存款具有支付功能被认为是广义货币。而一旦加密货币被广泛接受用于支付,那么加密货币实际上充当了另一种“存款形式”,并且加密货币如果有储备货币,储备货币的再投资实际上也相当于新的信用派生。而如果未来有金融机构基于加密货币开展类存贷款业务,这种信用派生机制就更为复杂。

  其次,基于加密货币的智能合约将冲击传统的金融服务加密货币最重要的应用是去中心化的转账功能,这就取代了银行的传统业务。同时,金融机构许多业务都是充当了金融交易的中介方,而许多金融交易都可以写成智能合约,在达到合约设定的条件以后实施自动完成交易而不需要第三方确认。

  不光是金融服务,大部分网络交易的中介服务都可以由智能合约完成。一旦加密货币被广泛使用,同时智能化合约能够轻松编写,那么每个人都可以利用智能合约平台来出售自己的数字资产,或者基于数字凭证的其他资产,而不需要依赖第三方中介平台。目前发行代币实际上就是这一应用的雏形,但是由于加密货币并未被广泛应用于支付,发行机制也未受监管,因此目前代币发行主要沦为了圈钱投机的工具。

  除了为目前的商业模式带来变革,加密货币的推广还将对部分国家的主权货币形成挑战。由于部分国家存在长期的经常项目逆差,导致全球流动性收紧时就会出现本国货币大幅贬值的状态,例如2017~2018年阿根廷比索土耳其里拉分别贬值超过50%和30%。而未来一旦出现一种被广泛接受、稳定币值的加密货币,将会导致这些国家的商家和居民转而采用加密货币进行支付,替代本国持续贬值的货币。

  但是对于加密货币背后的储备货币来说,加密货币的推广相当于增强其影响力。前面已经提到加密货币要被广泛用于支付需要有稳定的币值,而实现这一特征的方式是需要拥有货币储备,并且可以自由兑换,目前Libra的设计就是如此。但是这一机制也使得加密货币价值与储备货币汇率挂钩,这意味着占据主导地位的储备货币影响力增强。考虑到加密货币支付体系并不存在国界阻碍,被广泛使用的加密货币相当于在互联网领域形成了一个全球货币,这也意味着其储备货币在互联网层面成为全球化货币。[1]

相关条目

参考文献

  1. 姜超,宋潇.加密货币,面向未来的支付创新?.第一财经,2019.08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174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苏青荇,nonameh,Llyn.

评论(共1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加密货币"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117.136.79.* 在 2018年2月24日 10:09 发表

是哪个营利性金融机构的人写的

回复评论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